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母婴>宝宝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宝宝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4-01-25阅读(3)

导读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手足口病是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正确的了解,并且做好积极的调理和护理,那么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呢?如下几方面就是专....

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手足口病是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正确的了解,并且做好积极的调理和护理,那么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呢?如下几方面就是专家给出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宝宝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宝宝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宝宝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手足口病是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正确的了解,并且做好积极的调理和护理,那么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呢?如下几方面就是专家给出的分析。

手足口病的元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手足口病,目前,全球所呈报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9、10、16型,B组的2、5、13型,以及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在非流行期时,以散发病例为主,各种(型)肠道病毒都可检出;当暴发流行时,常以一种病毒或少数几种病毒为主。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我国主要以CoxA16为主,EV71少见。

柯萨奇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在外观上无法区别,只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发生并发症或重症的机会较前者大。

肠道病毒的耐受性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肠道病毒对多种化学剂均有一定的抵抗力,75%的酒精也不能将其灭活。但在紫外线及干燥环境下会变得脆弱,对高温敏感,100℃以上立即死亡,此外,高浓度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可将之杀灭,甲醛和碘酒消毒一定时间能将之灭活。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患儿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口腔分泌物、粪便等常带有大量病毒。发病第一周的传染性最强。

无症状带病毒者在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无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不会引起公众和医生的注意,但他们体内含有大量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极易传播给健康易感人群。例如无症状带病毒的成人可将病毒传染给居家的婴幼儿。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触到的人。

经消化道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环境中的物品,被肠道病毒污染过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经手—口传播病毒。

经呼吸道传播: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当空气中病毒达到较高浓度时,就会传播给同一环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医院交叉感染:收治过手足口病患者的诊室或候诊区,若通风条件差,公共设施无法及时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报道。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在暴发流行时,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感染发病。

最易感染发病的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3~6岁)的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成人差;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是这些儿童聚集密度最大的地方;且卫生习惯仍较差,玩具用品等经常共享;加之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和前驱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因此手足口病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迅速蔓延。

成人感染也有发病的风险:成人大多以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免疫力较差的成人也会像儿童一样发病。成人手足口病的皮肤症状和儿童相似,有些症状甚至比儿童会更严重。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或地区,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预防。全球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若是曾得过手足口病,只对曾感染过的那种(型)病毒有免疫力)。

隔离传染源:患者隔离时间应为发病后不少于两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周。

切断传播途径:疾病流行季节和地区“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是关键。

贴士:患者的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比例消毒,水杯、奶具和餐具等可煮沸消毒,玩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衣物和床品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阳光暴晒。

解读宝宝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措施。宝宝手足口病危急患者健康,为了摆脱疾病带来孩子更大的伤害,大家一定要注重日常防护与护理,这样才能够彻底摆脱疾病带来的不必要风险和麻烦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3032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