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5-10-24阅读(1)
|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定义不同、基础不同、作用不同、特点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定义不同: 知识体系中的感性思维建立无非是从混沌感性到清晰感性的整理过程。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
基础不同: 感性思维:所谓混沌感性是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意识片段为形式的世界描述,此时的认识描述只是断裂受限的有限认知,并且是多意识的分离结论。对世界的认识处在无法定义和理解的认识收集阶段。 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属于代理思维。它是以微观物质思维代理宏观物质思维的。理性思维的产生,为物质主体时代的到来,为主体能够快速适应环境,为物质世界的快速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
作用不同: 理性思维用来维护公平正义,满足当事人基本的诉求,而感性思维则为着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添砖加瓦,修饰润色。两种思维齐头并举,才会让事情有一个更加圆满的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让两种思维同时占据主导作用,只能以其中一个为主,另外一个为辅。
特点不同: 理性思维一般遵循规律,感性思维一般轻视规律;理性思维一般压抑欲望,感性思维一般追求满足;理性思维一般追求效率,感性思维一般不计成本。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理性思维处理事情时,不会被情绪所左右,沉着冷静,比较具有条理性,而感性思维在处理事情时,极易受情绪的控制,甚至没有考虑成熟就做出决定。
拓展介绍: 感性思维活动包含:感觉、知觉、感性概念、本能思维倾向、习惯思维、联想、想象、情感活动、真觉、定曩的度曩、模糊的范畴思维、创t性思维。感性思维的技点是自然形成、敏感自发产生、自动执行、孤立片面、分散并行。 理性思维包含:语言形式的概念、概念的分类、定性思维、范畴思维、逻辑隶属关系、因果推理、过程流程的思考和规划、数学与拓扑/集合/立体空间演算、色彩/旋律/布局的协调性、周期规律、清晰划界、语言组织和传播。特点是人为定义与划分、知识成体系性、形式化、可推理性、突出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可传播性、可理解性。 |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6546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