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5-10-24阅读(1)
|
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区别: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定义不同、在人体内所占比例不同、反馈方式不同、作用不同、种类不同、意义不同、比例不同。
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 定义不同 负反馈调节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反馈调节是指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在人体内所占比例不同 负反馈调节是人体内大多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需要反馈调节。 反馈方式不同 反馈调节是机体直接下达命令到达腺体。负反馈是作用在腺体的激素等物质达到饱和再反馈给机体从而抑制激素分泌。 作用不同 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而反馈调节的作用手机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种类不同 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也就是说负反馈调节是反馈调节的一部分。 意义不同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比例不同 负反馈为大多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正反馈为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
反馈调节是生物学内容,指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它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方式。 举例 反馈调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分娩过程、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 通道开放、血液凝固过程、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反馈。 负反馈调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代谢增强时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甲亢时TSH分泌减少。
拓展: 反射活动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因而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非条件反射。它是由于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通过大脑皮质下各中枢完成的反射。 另一种是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 根据结构基础的不同,又可把反射分为简单和复杂的两种。最简单的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复杂的反射,是神经中枢分布较广,靠联络神经元组成复杂的链锁。反射是实现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中任何一部位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实现。由于突触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决定了反射弧上冲动的传导只能由感受器传向效应器。
|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6548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