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5-10-28阅读(0)
|
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仕途之路也十分不顺。因看到关中旱饥,百姓日子困苦,韩愈便上疏请求免徭役赋税。结果自己却被贬到阳山县当县令,实在令人寒心。后来韩愈来到汨罗江,想要宣泄内心郁闷,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湘中》。韩愈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惆怅心情,十分令人动容。
1、《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 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 空闻渔父扣舷歌。
2、赏析贞元末年,韩愈任监察御史,时值关中大旱,哀鸿遍野,他上疏请求朝廷免除该地徭役赋税,却遭谗被贬。摘自: www.ws46.com 他来到汨罗江畔,悼念屈原,渲泄心中的郁闷,但英魂已无处凭吊。 汨罗江边的山上,猿猴愁啼,江水翻滚着波浪,鱼儿腾跃。 诗的首句,通过对江景的描写,烘托出一派愁惨、动荡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激愤哀切之情。 汨罗江畔流传着屈原投江的故事,江中有许多可供祭奠的绿蘋和水藻,可是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只听到江中渔夫击打着船舷,在高声歌唱。
这里为什么单单提到渔夫呢? 屈原投江前,一渔父相劝道:“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肯随波逐流,投江自尽。 屈原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渔夫也不是当初的渔夫。唯独不变的是,当今社会仍然是奸臣当道,贤者遭到迫害,古往今来,没有改变。渔夫那悠闲的歌声,似乎在嘲笑着一代代不肯同流合污的忠良之臣。 在诗中,韩愈以屈原的遭遇作对比,抒发了被贬后的悲愤和无奈,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已逝,知音难觅的孤寂悲伤之情。 |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740618.html
上一篇:广东人都是潮汕人吗有什么特征
下一篇:什么是凡尔赛人设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