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职场>如何做好一日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

如何做好一日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

发布时间:2024-01-24阅读(9)

导读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呦,开动大帆船……”这首歌告诉我们,干事创业要形成共识,凝聚群众的智慧力量一起干,方可抵达成功的彼岸。经常....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呦,开动大帆船……”这首歌告诉我们,干事创业要形成共识,凝聚群众的智慧力量一起干,方可抵达成功的彼岸。

经常性思想工作亦是如此,需要发动全体官兵,形成“人人做、做人人”的良好氛围,上下合力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如何做好一日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1)

火箭军某旅注重营造经常性思想工作氛围,及时化解官兵思想问题。图为该旅官兵训练间隙谈心交流。王 璐

强军路上,牵挂你的人是我

——火箭军某导弹旅营造人人做经常性思想工作氛围闻思录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刘 亚 韩兴邦

异曲同工——

练好“单人舞”,跳好“集体舞”

熄灯号响了,火箭军某导弹旅通信一连指导员吴心译准备找连长王凯聊聊。恰巧,她迎面碰上王连长。没等她开口,王连长会心一笑:“放心吧,事情都解决了。”

吴心译的“心事”,因上等兵徐巧琳而起。不久前,本来平时就少言寡语的徐巧琳,因一项训练成绩靠后拖了连队后腿。听到个别战友在背后埋怨,她更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待工作态度很消极。

吴心译很感谢这个搭档,悄无声息地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之前,班长多次找徐巧琳谈心,同班战友靠上去关心,吴心译也多次找她聊天,但效果不明显。眼看年终考核临近,作为指导员,吴心译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王连长的办法说难不难:帮徐巧琳制订补训计划,指定专人一对一帮带……量身打造的训练套餐立竿见影,这名女兵逐渐开朗起来,工作劲头也足了。

徐巧琳没想到,自己一次“闹情绪”,竟得到这么多战友的关心帮助。在班务会上,她袒露心扉:“人人都在关心你,个个都在帮助你,思想上再硬的‘疙瘩’也能被解开。”

谈起经常性思想工作,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工作干部的“专利”,部分军事干部也觉得这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关注不多、做得更少。但在这个旅采访,记者却感受到“分工不分家、人人都参与”的浓厚氛围。

2016年底,某对抗营营长刘班定荣立二等功。按理说这是件令人高兴的喜事,但他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原来自从他参军后,父母就一直想来部队看看。可部队大项任务多,加上驻地远离城市、住宿不便,两位老人一直未能成行。为这事,父母好几次在电话中埋怨过他。

一次训练之余,与跟训的副旅长邓波聊天时,刘班定不经意间吐露心事。听者有意,邓波在不久后的旅党委会上建议,将立功官兵的父母请到部队来当颁奖嘉宾,此建议得到大家赞同。

年终颁奖典礼上,刘班定的父母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为他颁发二等功奖章。一家人紧紧相拥的那一刻,彼此间的误会烟消云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采访中,不少“老政工”似乎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常性思想工作难在经常,也贵在经常,这离不开人人主动参与、层层发挥作用,营造无处不在的良好氛围。仅凭政治工作干部和思想骨干几个人“包打天下”,效果往往难以保证。

该旅政委郑晓东说,把经常性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发挥群体的作用,既要练好“单人舞”,更要跳好“集体舞”,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格局,让这项基础性工作保持经常、充满活力、形成氛围。

近年来,该旅从转变官兵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建立部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经常性思想工作机制,营造出人人、时时、事事参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氛围,许多难题被一一化解。

信任激励——

不能忽视思想骨干的“思想问题”

曾经,记者听到有的思想骨干“吐槽”:思想工作的成效看不见、摸不着,年终评功评奖拿不出可量化的成绩,往往费力不讨好。由于一些基层部队对思想骨干重用轻奖,导致他们的工作得不到充分肯定,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经常性思想工作需要大家来做,可对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却重视不够。”旅领导坦言,有的思想骨干的“思想问题”没解决,他们背着“包袱”却要给别人卸“包袱”,效果可想而知。

为营造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氛围,该旅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参与、人人尽责,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氛围不断浓厚。

责任激励。通过定期进行思想形势分析、汇报工作情况,经常交代任务、讲评工作等办法,强化思想骨干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

奖励激励。对成绩突出、表现好的思想骨干,在入党提干、立功受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考学、选改士官等方面优先推荐。

信任激励。在交任务、压担子的同时,倾听思想骨干的意见建议,鼓励他们放手开展工作,在信任和重视中增强其内动力……

该旅有一个好传统,每年在政工网组织“贴心班长、知心干部、热心参谋”评选。记者点击进入“三心”评选公示栏看到,浏览量高达千余次,官兵跟帖留言近千条。

大学生女士官朱湘性格开朗,心思细腻。在她精心准备的收纳盒内,存着上百张女兵写给她的“悄悄话”。她根据这些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效果显著。因知兵爱兵,朱湘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她因训练成绩突出和经常性思想工作到位荣立三等功。

解决思想骨干的“思想问题”,还得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脖子以下”改革中,该旅二连指导员陈岩常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家中的双胞胎孩子生病需要照顾,他却分不开身。营长莫灿坤了解情况后及时将情况报告旅领导。在机关协调安排下,陈岩带着孩子到西安顺利做了手术,解除了后顾之忧。

行胜于言——

会上会下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

“教导员是哪里人?什么脾气?有什么爱好?”

2016年上任不久,该旅发射五营教导员唐浪波就发现,有新战士私底下悄悄打听他的情况以便“套近乎”。作为一名基层政治工作者,他决定主动“打开天窗说亮话”。

唐浪波利用党团活动时间,组织全营官兵上了一堂课。结合自己靠素质立身的成长经历“拉家常、亮底牌”,他郑重承诺:从自身做起杜绝基层“微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大家一起来监督。

烧“第一把火”的同时,唐浪波不忘好传统:每个月不定期替战士们站一次岗。下士魏鹏星说,2017年国庆假期有一班凌晨时分的岗,就是教导员替他站的,这让他倍感温暖。

“若想铁成钢,打铁者先要自身硬。”唐浪波的这句话,道出了经常性思想工作氛围营造的又一“真经”:要让官兵有什么“心结”都愿意找骨干聊,思想骨干需要坚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原则,行胜于言、以行证言最重要。

2016年春节,为让班里其他同志先休假,发射二连二班班长金国辉悄悄推迟订婚日期。2016年9月,班里战士陈家宏要做手术,金国辉先后10多次电话慰问,还送来班里战士录制的祝福视频,让住院战友感动不已。

“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相统一,用人格的魅力彰显真理的力量,经常性思想工作才能做到官兵心坎上,模范带头作用往往能事半功倍。”一路采访,许多基层带兵骨干如此感慨。

对此,某营上士班长李小兵的理解更具体实在:“会上会下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要求战士做的自己先做到,这样就没有做不通的思想工作。”正是有一大批像他一样的基层思想骨干立言立行、群策群力,激发出消除思想问题的磁场效应,使这个旅逐渐形成“工作大家做,问题不出班”的良好氛围。

2016年,李小兵所在班受命代表全旅参加火箭军业务比武,有两名战士怕吃苦有畏难情绪。作为旅专业学习教练员和军事训练先进个人,李小兵没有讲太多大道理,而是处处冲在前、练在先。不到一周,全班战士都自觉加班加点练,最后他们取得比武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如何做好一日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2)

众人拾柴火焰高

■郑晓东

官兵的思想有着全方位、全时空、动态变化等特性,渗透到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官兵个体有差异,看似相同的“病症”,却有着不同的“病灶”,不可能“一副药方治百病”,需要逐个把脉、对症下药。单靠哪一级领导、哪一个骨干唱“独角戏”,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招数也不够,必须依靠官兵、发动群众,把触角延伸到部队每个角落,把力量传递给每名官兵。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要实现“人多力量大”,前提是要营造浓厚氛围,像磁铁产生磁场一样,吸引大家都往一个方向使劲。

各司其职才能运转高效。在基层作战部队,机关要根据任务变化、工作转换、人员变动等敏感时机,评估预防可能引起官兵思想变化的倾向性问题,协调解决基层无力解决的难题,把握好总体态势。基层要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并及时向机关反馈官兵思想状况,形成相互补台、齐心干事的生动局面。

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绝非政治工作干部的“专利”,越靠近基层一线官兵才能越了解思想动态。班长、骨干是基层的“神经元”,他们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对战士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异常,都能第一时间察觉、第一时间干预。他们开展工作不拘泥于固定形式,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训练间隙聊聊天,茶余饭后谈谈心,就能把工作做在平时,把问题消解于萌芽,实现任务拓展到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部队撒到哪里,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木炭放进火炉中,会不由自主地发光发热。官兵对于身边的变化最敏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也最容易学习接受。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发动官兵互帮互助、自管自教,广泛开展现身说法、讨论交流等活动,养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让每名官兵在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反哺环境,形成官兵“自我解决、齐抓共管”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氛围。

润物无声,绵力千钧。回顾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一次次的生动实践证明,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炉火,只有众人拾柴,才能越燃越旺。只有营造浓厚的氛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化解因“活思想”产生的各种问题,激发官兵强军兴军的磅礴动力。

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总有战友及时拉一把——

导弹尖兵重回巅峰时刻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彭永熬

“作为一名火箭军导弹兵,我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真诚帮助,得益于连队‘互相拉拉袖子、解好思想扣子’的良好氛围……”

演讲稿不见“高大上”的华丽词藻,全是内心朴实感受的自然流淌。在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时,火箭军某导弹旅上士丁辉结合自己成长经历汇报感受,赢得全连战友的掌声。

掌声,是战友们对丁辉成长进步的真诚喝彩,也是大家对连队重视解决官兵心灵诉求的由衷点赞。

走下讲台的丁辉说,军旅之路上自己也曾有过“心际迷航”,但在战友们的帮助下,他及时校正航向,成功扬帆向前。

初中毕业时,丁辉以全县第八名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初中毕业典礼上,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与全校师生分享学习心得,成为父母的骄傲。

然而,“光环”没有闪耀多久。由于远离家人监督,丁辉迷上了网络游戏。曾经的学习尖子最后变成“网瘾”少年,连续两次高考都名落孙山。

后来,丁辉选择了军营作为实现青春梦想的地方,成为大山深处的一名导弹兵。

出校门入营门,丁辉发现身边的“暖男”悄然多了起来。班长晚上悄悄地给他掖被角,连队骨干对他嘘寒问暖,战友们给他过集体生日……

“让我最感温暖的是刚到新兵营没几天,班长就察觉到我没考上大学的失落,时常拉着我聊天谈心,为我重新站起来加油打气。”不久,丁辉眼里的精气神足了,多项训练课目走在新兵连前列。

下连之后,单调的军营生活、枯燥的业务训练,曾让丁辉又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指导员毛兵看在眼里,主动靠上去找他谈心,帮他分析自身优缺点,制订学习成才目标,鼓励他报考军校。连长蔡飞周帮他分析找准训练短板,鼓励他拿出百分百的学习劲头研究导弹专业,争当优秀士兵。

“在这种氛围下,我又找回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丁辉当兵第一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让他更惊喜的是,他收到指导员悄悄联系父母发来的激励视频:“孩子,在爸妈眼里你始终是最优秀的,要在部队好好干!”那一刻,丁辉热泪盈眶。

当兵第二年,丁辉因参加跨区军事任务错过军队院校招生考试,遗憾地与军校失之交臂。

年底服役期满何去何从,他又一次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犹豫彷徨写在他脸上,也印在班长普昭培的心里。

一个周六上午,丁辉被普昭培拉到操场。看着战友们飞奔抢球、挥汗如雨,看着班长一脸真诚的邀请,丁辉也咧开嘴笑了,冲上场和战友们踢得酣畅淋漓。

“军营是座大熔炉,只要坚信自己是块铁,就一定能炼成好钢!”战友们的肺腑之言,让他果断选择了留队。

当兵12年,丁辉6次夺得比武竞赛冠军。2015年下半年参加演练,他所在发射架被临机抽中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当时,丁辉所带架是新组建的发射架,但他和战友们团结协作,最终出色完成实弹发射任务。

“这还不是最激烈的战斗!”2017年年底,丁辉参加对抗演练,导调组判定他所在班组其余号手“阵亡”。他独自一人驾驶战车,完成占领阵地和点火发射任务,被考官称为“全能号手”。因两次重大任务表现突出,丁辉荣立二等功。

全旅颁奖会上,当母亲热泪盈眶地登台为他挂上军功章的那一刻,丁辉倍感幸福和自豪。他深深懂得,军功章里也有战友们的一半: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就有战友及时拉一把、扶一程。正是军营这个大家庭良好的经常性思想工作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正航向,激励奋进。

如今作为基层带兵骨干,丁辉也暗下决心:一定当好战士心灵的“带路人”,不让一个兄弟掉队。

如何做好一日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如何)(3)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2300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