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5阅读(11)
胚胎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胚胎前期、胚胎期及胎儿期,一个可爱的宝宝就是这么发育成长的喔。
胚胎前期又称卵子时期,指受孕后到原始绒毛出现为止,约14天,此阶段是以快速的细胞增殖及细胞分化成各种胎膜、胚层为特点,而在此时期末了,受精卵已完全着床于子宫内膜。
胚胎期是指胚胎前期末了到胎儿身长3公分左右为止,亦即受孕后第三周至第八周,为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
此阶段的特色是细胞快速的分裂、器官雏形的建立;此时期也最易受环境因子的伤害,诸如病毒、药物、辐射线及感染等。
在胚胎期若受到不良因子的影响,会导致先天异常,在此阶段末了,主要的器官已成形,胚胎内的胎儿已具有人形了。
第三周
在受孕第二周时,胚胎成长的速度渐缓慢,主要是开始建立有效的交换系统,以供胚胎营养。
胎儿期指受孕第九周到孕中止前。胚胎期的结束,所有的主要器官系统和外观不是都已建立,就是已经开始,于是胚胎便进入下一个阶段──胎儿期。
在未来的七个月中,胎儿将会持续的成长,同时随着各器官的发展,会使其功能更精进。在胎儿期胎儿较不受有害物质如药物、病毒、辐射线的影响,但这些有害物质仍会阻碍正常的器官功能发展,特别是头部。
第九到十二周
在这时期,胎儿生长快速,身高为前一周的一倍,约5~8公分,重量为8~14公克。胎头在第九周时,约占身长的一半。自第九周起,躯干的生长速度较快。
胎儿颈部已可和头部躯干区分,小小的下巴向后倾,两耳位置偏低,鼻子凸起成形。在第八周时上下眼脸是闭合的,直到第七个月时才打开,唇部已有模糊构造。
上肢已发展达成人正常的比例,且手指已经可以握拳,而下肢的发育较慢,第十周时胎儿已开始成人形。肾脏开始产生尿液,胃系统从口到肛门的通道己打开,胎儿开始吞咽羊水,胆汁也开始产生。
在第十二周胎儿的外生殖器已有明显的分化,性别也可确定了。胎儿红血球最初是肝脏制造,到了第十二周,脾脏取代肝脏开始组血球生成的功能。
第十三到十六周
第四个月时,胎儿更具人形,眼睛往前移动,随着颈部及头部的生长,耳朵跟着往上移。由于身体的发育,头部占躯干的1/3,胎儿的身长约为8~14公分,体重约14~200公克。
胎儿的皮肤非常薄,血管可清楚的看见。此时期开始出现胎毛,尤其是头部。骨骼肌肉组织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十六周时,经X光清楚的看出骨化中心。
胎儿躯干变得较直,下肢发育得比上肢长。虽然母体仍未有胎动感,胎儿可在子宫内频繁的活动。在超音波下可看出胎儿吸吮手指、吞咽羊水。同时并有胎便的产生。肝及胰脏开始制造某些腺体,汗腺正形成中。在这段期间,胎盘已完全形成。
第十七到二十周
母体在十七到二十周时,第一次感觉到胎动,称为初觉胎动,于耻骨联合上方可用胎心音筒监测胎儿心跳。此时胎毛覆盖全身,尤其是肩部。头发、睫毛及眉毛开始发育,指甲可清楚的看见。下肢也完全成形了。
胎儿脂肪发达,全身被一层乳酪状的胎脂所覆盖使胎儿在羊水中有浸润作用。若缺乏胎脂,其上皮组织容易龟裂及变硬。棕色脂肪是胎儿热量来源,这层特殊的脂组织分布于全身不同的部位。借脂肪酸的氧化而产生热量。
胎儿肺部发展仍持续,支气管基本上已完成分化,络端气囊(后发育成肺泡)及肺的看细管开始形成,但气体的交换仍未开始,在此时期末了,胎儿的身高(CRL)约19公分,体重约435~465公克。
第二十一到二十四周
在此时期,胎儿主要是体重的增加,身体也更成比例,由于缺乏皮下组织,所以皮肤看起来有皱褶且呈淡红色,全身仍被胎脂所覆盖。手及脚的皮肤较厚,在手掌及脚底形成纹路称为手纹及脚纹。
胎儿会有抓握反射,并于第二十四周起会有惊吓反射。胎儿头发佷长,眉毛及睫看也已形成,眼睛的基本构造已完成。此时胎儿由头部到足跟的身高约为28公分,重约780公克。
第二十五到二十八周
由于胎儿皮肤呈红色、有皱褶,所以看起来像个小老头。皮下脂肪开始堆积。第二十八周时,胎儿已可以适应子宫外生活,但由于呼吸系统中肺泡及肺的功能仍不成熟,但仍可提供气体的交换。
胎儿若在此时期出生,必须加强照顾才可使他存活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但死亡率仍高。
脑部快速的发展,神经系统开始引导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并可部分控制体温。眼睑的融合处开始打开,并可由神经系统控制睁眼及闭眼。
假若胎儿是男性,睪丸开始下降到阴囊了。此阶段全身身长约35~38公分,重量1200~1250公克。
第二十九到三十二周
由于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发育而使胎儿体重增加。骨骼在此期充分的发展,但骨化未完全,所以骨骼看起来软而有弹性。矿物质如铁、钙、磷开始在体内贮存。皮肤皱褶减少,并有较饱满的外观,胎儿看起来皮肤呈粉红,同时厚度也增加。
指甲在三十二周时延伸到手指的末端,且质地坚硬。男胎的睪丸大多已进入阴囊内,或仍在腹股沟中。胎儿身长约为38~43公分,体重约2000公克。
第三十三至三十六周
胎儿的身体弓四肢变得更加饱满,皱褶更少,皮肤表面仍有胎脂覆盖,胎毛开始消失,在第三十六周后,胎儿的生长速度变慢。
早产儿的存活力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提高。身长约42~48公分,体重约2500~2750公克。
第三十七到四十周
在第三十八周时,胎儿已足月,身长约为48~52公分,足月儿的体重约3000~3600公克,通常男胎比女胎重。胎儿皮肤光滑而且呈粉红色,指甲超过指甲床。皮外脂肪堆积在此时最为明显。大部份的胎毛已脱落,肩膀及上臂仍有少许的胎毛。
在男胎,睪丸几乎已进入阴囊,女胎其卵巢仍停留在腹腔直到出生为止,乳头已发育。
在这时期,胎儿体积占满母体的子宫腔,并可决定最舒适的姿势,四肢可任意的活动。由于子宫腔呈梨形,所以胎儿通常头部在下方,胎儿胸部突出,但胸围仍比头围小约1~2公分。
在此时期,胎儿的睡眠周期已建立。胎儿外形受遗传、营养及环境等因素所影响,环境的因素包括母体的年龄、怀孕的次数及受孕的胎数等。
胎盘据是维持母亲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经由胎盘母体的营养及氧气可输送到胎儿;而胎儿所排出的废物也可由胎盘送逹母体的循环而排出。
胎盘在整个妊娠期间,扮演着胎儿肺脏、肾脏、肠胃道以及内分泌等功能。因此,可由胎盘功能的好坏,估胎儿的健康状态。
胎盘的形成
胎盘是在受精卵着床后三周自胚胎附着于子宫壁处开始,藉由绒毛膜绒毛的发育而逐渐形成。在受精卵着床前,子宫内的养分乃经由滋养层而到达胚胎,着床后,绒毛膜绒毛上的滋养细胞会在基底蜕膜形成许多空间,这些空间充满母体的血液,同时绒毛膜绒毛也不断向子宫壁内生长。
在绒毛膜绒毛的滋养层增生分化时,会产生二种不同的细胞层:滋养层的内层,为一群单核的细胞,称之为胞滋养层;而滋养层的外层,细胞之间有融合滋养层。
这二层细胞层,在怀孕第5个月后,胞滋养层细胞会渐减至消失,而只剩下融合滋养层覆盖在绒毛膜绒毛上。借着融合滋养层在绒毛之间的区域和母体的血液直接接触,以达到胎盘的功能性滋养作用,同时也负责怀孕期间的胎盘荷尔蒙的分泌。
融合滋养层会产生隔离的空间,称为腔隙。在胚胎第二周时,这些空隙即被母体微血管的血液及母体腺体之分泌物所充满,供应胚胎的营养。在绒毛膜板和基底蜕膜之间形成绒毛间腔,内为充满血液的窦。这些绒毛间腔随着滋养层的突起而扩大,它并没有清楚的划定界限,为连接母体动脤的入口及静脤的出口。随着妊娠周数增加,绒毛间腔被绒毛占据,直到绒毛间腔变得更坚实。
胎盘由胚胎与子宫壁相连处开始发展,并一直不断地扩展,直到20周时为止。20周后,胎盘会增厚但不再加大。成熟的胎盘呈鲜红色,为一盘状的组织,直径约15~20公分,厚度约2~3公分,重量约500~700公克,可覆盖子宫内表面积的一半。
胎盘是由16~~20个胎盘叶所组成。胎盘叶是由中胚层内层的固着绒毛形成,并呈窗形隔开、每个胎盘叶充满了分枝状的绒毛,气体及养分的交换就在此血管系统内进行。
胎盘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即母体面及胎儿面。母体面有基底蜕膜及其循环,呈粗糙、暗红色,并且不规则地分成数小叶的胎盘叶。胎儿面含有绒毛膜绒毛及其循环,其表面被羊膜所覆盖,故呈光滑的灰色,胎儿面有许多来自脐带的大血管通过,这些血管产生分枝,其末端分布于绒毛中。
胎膜延伸包着整个胎盘边缘,是由羊膜、绒毛膜及少量蜕膜组成。在生产时,胎膜破裂,羊水可由此流出,并且胎儿也由此娩出。在胎儿娩出后,胎盘随胎膜由子宫壁蜕落排出。
胎盘的循环
当囊胚着床后,细胞则分为胚胎细胞及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会不断的复制并侵入子宫内膜基底蜕膜,首先打开子宫微血管,然后贯穿较大的血管。而绒毛持续的成长及分化时,胎儿血管即形成。
至怀孕第4周时,胎盘开始成为胚胎和母体间交换物质的主要途径。胎盘血管由隔离状态融合成网状,建立起胚胎和绒毛膜、胚胎与卵黄囊之间的循环。在胎盘中进行着胎儿循环和母体循环。
在胎儿循环方面,胎儿体内富含废物的血液是经由二条脐动脤流到胎盘中绒毛的血管合集处,进行养分及废物交换,而所得富含营养成份的血,再经由一条脐静脤回流到胎儿。随着怀孕周数的进展,绒毛膜上的绒毛呈树状分枝,以增加其吸收的表面积。
在怀孕末期,可于胎儿脐带的位置听见和缓的血流声,即脐带杂音,其速率与胎儿心跳的速率相同。
在母体循环方面,充氧血由螺旋的动脤喷入(此力量是由母体动脤压产生),流入绒毛间腔;在血液流向绒毛膜板的过程中,血压逐渐降低,血液即向两侧分散,并经由绒毛的微血管加强了新陈代谢的交换。动脤血液持续的流入,产生压力,促使血液被排出。缺氧血的血液经由子宫内膜的周边静脤进入子宫静脤和骨盆静脤而至母体。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可于耻骨联合上方听见子宫杂音,其主要是因为血液流竹扩大的子宫动脤时流速增加所致,且其速率和母体的脤搏一样。
胎盘母体面的胎盘叶可视为一个功能性的血管单位,每一个胎盘叶包含了许多胎盘主绒毛膜的分支,这些血管并藉由胎盘叶间的薄中隔和其它小叶分开。在胎盘内的母体血液和胎儿血液,可经由三层胎盘膜发生交换。
这三层组织是:
(1) 第一层为滋养层,内含有胞滋养层及融合滋养层,在第5个月时,胞滋养层会渐消失;
(2) 第二层为结缔组织;
(3) 第三层是由胎儿微血管中的内皮所组成。当绒毛继续成熟,胎盘膜逐渐变薄,最后只剩下很薄的一层组织,以分离母体及胎儿的血液,此薄层即所谓胎盘障壁,它是一半透性膜,仅有部份物质可经胎盘到达胎儿。
绒毛腔的血液循环主要是视母体的子宫螺旋动脤射出压力,造成动静脤之间产生压力梯度。当螺旋动脤进入绒毛间腔时,其管径是狭窄的,于是血压上升,动脤间的压力迫使血液进入绒毛间腔,使许多绒毛泡获得充氧血;当压力降低时,血液自绒毛膜板返回蜕膜,于此进入子宫内膜的静脤。
影响绒毛间腔中血液流动的因素有:
(1) 妊娠无痛性子宫收缩:当子宫收缩时,可避免血液排出,子宫肌肉松弛时,血液可由绒毛间腔中迅速排出,所以可以加强胎盘的功能;
(2) 绒毛的脤动;
(3) 胎盘绒毛垂直平滑肌的收缩,产生喷出绒毛血液循环的效果及使绒毛间腔空隙减少。
胎盘的功能
足月的胎盘约占整个子宫表面的1/3,每分钟约有700ml的母体血液流经绒毛间腔,约占母体心脏输出量10%,其中70~90%会经绒毛间腔送达胎儿处,其余则供给子宫肌层的需要。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壁是扩张的,但由于荷尔蒙及神经系统的作用,会使血管收缩而降低血流速度。卧床休息则可有效的改善子宫血流情形,藉由降低其它器官的循环,可增加子宫胎盘间的血流量。
接合子在未达子宫之前,主要是仰赖卵黄细胞的细胞质提供养分。在游离的桑椹期时,子宫内膜会分泌丰富的肝糖。当胚胎着床后,绒毛膜绒毛及血管的发展可将母体血液中的养分送达胎儿的血液循环中。
随着胎盘的成熟,胎膜会变薄以及微细管增多。这些形态上的改变,有助于成长中胎儿物质的运送。经由胎盘可帮助胎儿气体、养分、废物及热量的运输,同时也会产生荷尔蒙。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28845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