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职场>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

发布时间:2024-01-19阅读(8)

导读西藏林芝市波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内,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三声,接线员抓起电话:“一起车祸!”快速记录下事故发生地和伤员情况,5分钟内急救车出动。医护人员的迅即行....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内,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三声,接线员抓起电话:“一起车祸!”快速记录下事故发生地和伤员情况,5分钟内急救车出动。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1)

医护人员的迅即行动、规范操作,让广州援藏医疗队队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智感到欣慰。原来,这是杨智与波密县人民医院院长商议后组织的一场模拟演练。

“以前碰到急诊,人们会漫不经心。经过教育,他们逐渐绷紧了‘救命如救火’这根弦。”杨智笑言:“培养起了急救意识,即使为期一年的援藏项目结束,我们也不会担忧波密县医院的反应力。”

“扶贫事业短期靠项目,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这是广州援藏工作组实践经验的结晶。在项目支持、产业帮扶的基础上,工作组通过引进博士人才、助推当地教育,将先进理念的“种子”深植于雪域高原。

引导村民治病不再“扛”

8月初的一天,波密县人民医院来了一百多个就诊儿童。这天,是广州援藏医疗队帮助当地建起儿科中心的首日。

“县医院没有建立起儿科之前,从波密县到林芝市就诊需要至少5个小时车程。”广州援藏医疗队队员、波密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于生友表示。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2)

刚成立不到半个月,儿科科室就迎来了当地一位家长赠送的锦旗。这位家长的孩子,是一名8个月大的重症肺炎婴儿。于生友回忆,送至医院时,他已经奄奄一息。

此前,该婴儿曾在家里持续发烧一周。“眼看实在不行了,家人才送去就医。”于生友回忆,由于营养缺乏,该名婴儿十分瘦小。后经援藏医疗队员们全力救治,该婴儿康复出院。

为病人康复欣喜的同时,于生友也发现了当地的健康隐患。由于长久以来医疗条件较差、人们卫生意识薄弱,即使婴儿生病,家人也普遍寄希望于其通过自身免疫力“扛过去”。

此外,当地居民还常因饮食问题而罹患胆囊炎。杨智、于生友等援藏医师为此时常下乡做健康宣讲。“我们会带上B超设备进村,为当地百姓筛查。”杨智谈道:“我会告诉他们,广州援藏医疗队来了,你们可以去做胆囊炎手术了。”

培养病人就诊习惯的同时,援藏医疗队也在打磨当地的救治水平。曾有藏族群众担心,一旦广州援藏医疗队离开,波密县的医疗诊治会“被打回原形”。

“这边全麻手术一个月最多10台,本地医护人员难有实操的机会。相比之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麻醉师,一天就有至少5台全麻手术。”杨智说:“在波密县学不到实战技巧,我们就出资选派本地医师去广州学习,让他们学成后把广州的技术带回来。”

“输血”的同时也要“造血”。广州援藏医疗队还会与藏族医师签协议,每位援藏大夫会带两位藏医徒弟。2016年至今,当地已有80位藏族医生“毕业”。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3)

百小时通话记录迎来博士团队

云锁重峦,松林屹立。波密县渺无人烟的荒山野林里,满脚是泥的仇全雷博士蹲在地上拨弄着土壤。今年4月1日,林芝市刚解除疫情隔离措施的第二周,西南林业大学天麻研究院副院长的仇全雷博士带着专家团队进藏,考察了波密县天麻资源和投资环境。

促成仇全雷博士团队进藏的,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波密工作组组长、广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波密县委常务副书记邹勇刚。“西藏波密产出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但是,波密藏天麻名声响、产业弱,只依赖政府投入的模式,何时是出路?”邹勇刚决定,创新当地产业发展思路。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4)

迈过青藏高原,来到云贵高原,邹勇刚带队前往全国著名的乌天麻种植地云南省昭通市开展靶向招商。春节战疫的同时,波密工作组团队仍以100个小时的通话记录,与昭通意向企业深入沟通进藏事宜。

“他们专业敬业的工作精神、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坚定不移的援藏情怀让人起敬。”仇全雷说。仅用时35天,仇全雷博士团队组建的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约注册;用时88天,公司第一期500亩野生抚育面积全部种植完成。

神速落地的背后,是广州援藏工作组的多方协调。援藏队促成了公司办公区、专家工作站、实验室等建成并投入使用。

“截至8月,公司直接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209.8万元。我们开出的用工时薪超30元,比我工资都高。”仇全雷笑着说:“本地百姓争相报名前来工作。”

与此同时,公司依靠西南林业大学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以“公司 科研 市场 专业合作社 专业种植户”为产业模式,由博士专家提供菌种、麻种、销售和技术等服务,破解了农牧民面临的技术缺乏以及市场风险问题。

“波密天麻品种优质,不愁没有市场。我们要做的是发掘本地的养殖力量。”仇全雷指出。目前,由博士主讲的天麻野生抚育“田间课堂”,已开班45班次,培训225人次。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5)

农牧家庭走出重本大学生

作为波密县最大的乡镇,玉许乡一度面临着尴尬的教育症结:有些村子未曾走出一名大学生。2003年起在玉许乡工作的乡长索朗次仁道出了辛酸的现实:“有村民认为,小孩天生就是养牦牛的。”

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后,玉许乡一户农民的女儿,考上了重点本科院校。

“谁说种青稞养牦牛的农户人家走不出大学生?”索朗次仁指出,自2016年黄埔区开展玉许乡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当地教育情况的改善并非偶然。2019年,玉许乡就走出了62名大学生,创了历史最佳纪录。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6)

黄埔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曾赴玉许乡考察调研3批次,该区采取了多形式、多渠道对玉许乡两所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帮扶。2018年3月29日,黄埔区与玉许乡签订了教育对口帮扶协议书,确立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帮扶活动,实现共建共享。

今年升入初中二年级的索朗曲珍感到了村里教育条件的改善。“我的姐姐之前在林芝市一中就读,弟弟在县城读初一。我去了广东省珠海四中读书。黄埔区给我提供路费、生活费补助。”

来到大城市求学的索朗曲珍体会了与村里大相径庭的教育模式。在大城市生活的孩子从小即可享受优质的素质教育,很早便接触了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熏陶。索朗曲珍小学在玉许乡就读,她提到:“刚到珠海时,我的英语有点跟不上,后来就好多了!”

“玉许乡的小学生考上内地初中班,这在2017年之前是没有过的。经过黄埔区帮扶,我们乡已经连续4年有学生走出大山,考上内地西藏班了。”索朗次仁介绍,目前全村小学生入学率达100%。

根据帮扶协议书,玉许乡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黄埔区小学学习,黄埔区则将选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等到玉许乡开展培训。黄埔区还创造条件,促成辖内小学与玉许乡学校结为友好对口帮扶学校,建立“智力援藏”长效帮扶机制。

国家对口援藏会议(山河表里援藏路)(7)

观察

“精神脱贫”力千钧

无论是援藏医疗队的定期扶贫项目,还是产业企业的引进,广州市在对口帮扶波密县的过程中,都注重“寓教于扶贫”。巍巍雪域高原物华天宝,更拥有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发掘好当地资源,根源在于人们的脱贫思路。

例如,在邹勇刚的提议下,广州援藏工作组依托318国道和旅游景观大道,打造了林芝东大门的“大爱318•波密正芳华”党建文旅品牌,并大力提升沿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使用率和旅游服务水平,创设“芳华驿站”,便于广大骑行、徒步、自驾等游客进藏。

此举既能彰显党委政府的人文关怀和党建号召力,又为当地旅游创收铺设了“致富路”。坐拥独特自然禀赋的波密县,正在广州援藏工作组的对口帮扶下,以开阔的思路培育起与时俱进的产业意识、文化意识,实现“精神脱贫”,从而找到适合本地境况的发展方法。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李鹏程

【作者】 李鹏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TAGS标签:  国家  对口  援藏  会议  山河表里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318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