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时尚>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史庄村扶贫(河南省鹿邑县梁建松的)

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史庄村扶贫(河南省鹿邑县梁建松的)

发布时间:2024-08-26阅读(4)

导读“这个是散粉刷,采用猫耳型圆弧,便于取粉和定妆,用的时候将散粉轻轻地抖落在盖子上面,然后就可以刷在脸上,非常好用……”近日,在河南省鹿邑县化妆刷产业园海新化....

“这个是散粉刷,采用猫耳型圆弧,便于取粉和定妆,用的时候将散粉轻轻地抖落在盖子上面,然后就可以刷在脸上,非常好用……”近日,在河南省鹿邑县化妆刷产业园海新化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内,鹿邑县委书记梁建松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该县的尾毛制产品。

↑梁建松(左一)向周口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淑红(左二)介绍尾毛化妆刷产品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扶贫产业必须立足实际、突出优势、找对路子。产业怎么选,我们下足了功夫,进行了广泛调研。最后选定化妆刷作为突破口。尾毛加工在鹿邑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群众基础好、技术能手多、行业认可度高,加之污染小、市场大前景广阔、带贫效果明显,我们决定把尾毛制刷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重要抓手精心培育。”梁建松介绍说。

鹿邑县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尾毛产业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农村家家户户养羊,自从张店公社宋坑大队大谢庄建起全县第一家尾毛加工作坊,尾毛加工产业便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在国内羊尾毛原材料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90年代初,一批胆大的鹿邑人开始“南下淘金”,足迹遍及深圳、东莞、天津等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在全国开办工厂1600多个,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600多家。

“原来的打工者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新型企业家,尾毛制刷也成为我们县的特色资源。”梁建松告诉记者。

“尾毛制刷产业的带富效应和群众基础,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底气和信心。”梁建松介绍说,前几年在招商过程中发现,由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部分在外创业成功人有返乡创业的强烈愿望,在反复研究论证后,该县决定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

↑梁建松(左二)向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左一)介绍化妆刷制作工艺

“引凤还巢”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随即出台,县财政每年列出不少于5000万的返乡创业发展资金,为返乡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规划建设1000多亩的化妆刷产业园。为创业者兑现新建厂房补贴和房租补贴,提供创业开业补贴,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税政策。灵活采取“老乡带老乡、老乡引老外”等多种形式,吸引鹿邑籍化妆刷企业回乡投资办厂。作为主要推动者,梁建松多次带队南下深圳、广州,北上河北、天津,举办座谈会、招商会、洽谈会、对接会,在一次次充满乡音的对话和乡情的感召下,一批批创业者纷纷返乡“二次创业”。

海新化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应成是土生土长的鹿邑人,以前一直在河北经营尾毛加工企业。该县推出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后,秦应成决定把企业搬回故乡谋发展,这一决定也让他的企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秦应成拥有三家尾毛制刷公司,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

“回乡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厂子办的很顺利,从简单的梳羊毛到如今做高档化妆刷,从产业链的末端做到顶端,从养家糊口到赚外汇,把‘小手艺’做成了‘大产业’,现在看,当初返乡创业的路子是走对了!”秦应成感慨地说。

↑梁建松(左二)在调研草编企业

“化妆刷虽小,但做起来需要‘绝活’,工艺复杂着嘞!”鹿邑县尾毛办主任孙坤介绍说,化妆刷制作工艺流程非常精细,技术门槛高。调配、清洗、定型、墩杯、压圆、接杆等每个环节都有一定技术含量,仅墩杯一项就又分出八个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很多诀窍。

记者在张店镇三川毛业生产车间看到,30多位工人在紧张赶制订单,梳理、分尺、墩杯、包装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公司负责人杜树林“梳羊毛”的绝活让人叹为观止:一搭手,就知道毛根毛尖;抓一把,就知道多少根,一根不差。“我们这里的人都有梳理羊毛的‘童子功’,从小接触,直接上手,没有技术障碍,外地人没有三五年时间成不了手。”杜树林介绍说,熟练工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梁建松调研化妆师企业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凤还巢”。随着化妆刷企业的兴起,产业链配套企业也随之相继落户。形成了化妆刷生产所需的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达35亿元,尾毛产业链条从业人员达到6.6万余人,目前,131家尾毛化妆刷及配套企业落户鹿邑化妆刷产业园。

有了产能还要有自己的品牌。“原来主要为宝洁、欧莱雅、香奈儿、玫琳凯、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贴牌生产,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生产量很大,利润却不高。”梁建松说,贴牌生产永远受制于人,必须转型升级,拥有自己的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尾毛制刷产业才能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才能越来越明显。

在县里的积极倡导和政策扶持下,该县化妆刷企业先后注册了“初茵”“蔻莲娜”“惠姿蔓”“蓝魅儿”“淡扫峨嵋”等化妆刷自主品牌50多个,申请技术专利3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15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左二)调研鹿邑化妆师企业

为推动尾毛化妆刷产业转型升级,该县筹建的国家级化妆刷质量检测中心,制定的化妆刷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涵盖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技术要素,为化妆刷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力支撑。

作为传统行业,尾毛加工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蓝天碧水、净土绿树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决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梁建松告诉记者,县政府出资6000多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组织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4座,最终实现全过程零污染,产业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

目前,该县大大小小的化妆刷企业达1000多家,尾毛出口总量占全国化妆刷原毛出口的80%,年产羊毛3000多吨,尼龙毛9000多吨,生产各类化妆刷1.5亿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50多亿元,出口创汇21亿。以县尾毛产业园区为主体和龙头,全县各乡镇加工点遍地开花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凸显。该县先后荣获“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县”“中国化妆刷之乡”称号,鹿邑县化妆刷产业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今天我们一个贫困户制作的化妆刷,过几天就有可能成为欧美明星和知名化妆师手中的化妆神器。”梁建松信心十足的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尾毛化妆刷产品会越来越受爱美女士的青睐,市场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再经过几年努力,力争建成一个链条完整、配套完善、产研销一体的‘百亿级’化妆刷产业特色集群,把‘中国化妆刷之乡’进一步打造成为‘中国化妆用具之乡’,使鹿邑成为国际美丽产业新的集散地。”梁建松信心满满地说。

“羊绒是尾毛制刷产业的副产品,扔掉可惜。为把‘废品’变‘商品’,形成产业、拉动经济、促进就业,我们下决心强力推进羊毛衫加工业。”梁建松告诉记者,目前全县羊毛衫纺织企业发展到54家、电脑织机6500台,年产各类针织服装6000万件,使鹿邑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化妆刷生产基地、羊毛衫加工基地,带动全县创业就业7.5万人。

“羊毛衫加工用工量大,一个熟练产业工人,可以操作十多台电脑织机,但在领口和袖口缝合的缝盘织机操作上,只能一人一机,还得有一定数量的挑撞工配合着,才能完成羊毛衫的成品加工。”“缝盘下乡”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张侠介绍说。

“县里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企业再配套一部分资金,购置缝盘机发放到乡镇加工点,既可以扩大企业产能,又能带动群众就近就业。”溢丰纺织工业园负责人黎剑平介绍说,去年已在试量、邱集等乡镇进行试点,目前已布控缝盘1500台,建成缝盘加工点30个,带动就业近2000人。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延链补链,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依托产业链,撬动大就业,促进就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产业支撑。”梁建松说。

做大做强了化妆刷和缝盘,梁建松又把目光倾注在鹿邑草编上:“鹿邑一直有草编传统,人们把麦秸秆编成草辨,再做成草帽等等日用品。但由于缺乏草编加工龙头企业,草编制品的品质档次和文化附加值还有待增加,不断拓展传统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轻松就业、脱贫致富是我们下一步探讨发展的重点。”(王伟 通讯员 李小伟 朱丽)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38676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