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阅读(6)
清朝光绪年间,在上海诞生了我国第一双现代皮鞋,它的设计者就是"现代皮鞋始祖"的沈炳根。
沈炳根出生在上海浦东,在9岁时,父母双亡,一位好心的吴姓邻居收养了他。
邻居是以做鞋为生的鞋匠,吴鞋匠在延安东路有一间小作坊,沈炳根从小便在这里帮忙。
沈炳根极为聪慧,很快就把擦鞋、补鞋的手艺,学了个门儿清。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皮鞋,基本都是布鞋。
但上海是个例外,因为有黄浦江码头,所以有很多外国水手往来,水手们穿的是皮鞋。
修皮鞋是他们的一个主要生活来源,但是简单的"明活儿"还好说,旧鞋打上鞋油翻新,破帮儿的用皮子缝牢,掉跟儿的钉上鞋掌。
但是很多"暗活儿",吴鞋匠就搞不定了。
皮鞋的前帮为什么弹而不瘪?鞋帮和鞋底是怎么缝合的?鞋膛为何能保持形状不变?
沈炳根留着个心眼儿,每当有外国人找他修皮鞋,能拆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的拆开,研究明白了再缝回去。
不能拆开的地方就揦一个小口,仔仔细细的观察,弄懂了再恢复如初。
每天对皮鞋的研究,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终于,沈炳根对皮鞋彻底了解了。
皮鞋的结构、材质、原理、尺寸、做工,他都一清二楚。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有一次,沈炳根帮一位俄罗斯水手修皮鞋,修好后得知俄罗斯水手的哥哥原来也是位鞋匠,现在经商卖鞋。
而这位俄罗斯的鞋商,既是沈炳根的贵人,但也间接导致了沈柄根后来的自杀身亡。
时间飞逝,年过半百的吴鞋匠因身体不支,且膝下无子,就把鞋铺交给沈炳根打理。
沈炳根开始着手皮鞋"暗活儿"的修理,一下子生意特别好。
但是他不甘心一辈子修鞋,便产生了自己做皮鞋的想法。
沈炳根先是在南京路的洋行,买了一双当时非常时尚的"牛津鞋",牛津鞋极受达官显贵的追捧,他决定先从仿制牛津鞋开始。
没有鞋楦,他就用水和石膏粉调在一起,灌进鞋膛,干燥后制成楦坯,再按楦坯制成木楦。
没有鞋样,他就把牛津鞋完全拆开,拓在牛皮纸上。
没有设备,他就一针一线,自己在木楦上缝制。
终于,依葫芦画瓢,他做出了皮鞋的第一稿。
但是,这第一稿并没有想象中的效果,样式极为难看,鞋面皱皱巴巴,鞋底歪七扭八,鞋眼高低不平,针码还有长有短,这种皮鞋根本卖不出去。
不过,沈炳根没有放弃,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到布鞋作坊去看工艺,到皮革作坊去学门道,到鞋楦作坊去学技法,到五金商行和缝纫行采购设备。
样式难看就不断完善鞋楦,鞋面皱巴就把它烫熨平整,斜眼和针码就用设备一点点去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
1876年,沈炳根做出了一双完美的皮鞋,这也是中国人做的第一双现代皮鞋。
当时国人穿的鞋不分左右脚,因为穿的主要是布鞋,布鞋材质柔软,又有弹性,所以左右脚的鞋是一样的。
买鞋的时候只要随便试一只就可以了。
而沈炳根做的这双皮鞋,也是中国人做的第一双区分左右脚的鞋。
做出皮鞋的沈炳根,本想着让洋行帮忙寄售,但洋行因为业务不对口,无法合作。
沈炳根便在自己的作坊里销售,但是销量很差。因为当时的老百姓还穿不起皮鞋,而能穿得起皮鞋的权贵们,又瞧不起国货。
正在沈炳根一筹莫展之时,原来找他修鞋的那个俄罗斯人,被沈炳根的技艺惊呆了,联系了自己卖鞋的哥哥。
于是,沈炳根的皮鞋远销俄罗斯,生意极好。很快,他便在如今的溪口路开了永兴皮鞋公司。
在民国初年,永兴皮鞋一个月的销量可以达到1000多双。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战争爆发,沈炳根与俄罗斯的经销商失去了联系,永兴皮鞋大量滞销,产生巨额亏损,钱庄纷纷上门逼债。
沈炳根在重重压力之下,吞金自杀。可惜皮鞋始祖,一代英才,竟是如此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41716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