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时尚>最霸气的三沙城市(小城故事三沙)

最霸气的三沙城市(小城故事三沙)

发布时间:2024-09-16阅读(3)

导读说到海南旅游,很多人都认为去三亚,其实,海南还有一个更美丽的旅游目的地——三沙市。海南三沙市,三沙市坐落中国南海,是我国最年青的地级市,为中国地理纬度方位最....

说到海南旅游,很多人都认为去三亚,其实,海南还有一个更美丽的旅游目的地——三沙市。海南三沙市,三沙市坐落中国南海,是我国最年青的地级市,为中国地理纬度方位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触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生齿(人口)最少的城市,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沙市常住人口为2333人。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坐落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一起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岛上有超市、邮政经营厅、医院、图书馆、工商银行等,另外还有宾馆、饭馆,乃至还有KTV等。

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同时也是全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 有“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三沙市入围2016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位置境域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西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岛,主体部分还分为永乐群岛与宣德群岛。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部,多为环礁、暗沙,黄岩岛是唯一高潮时露出海面的。南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分为东、南、西三群。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含海域面积) ,陆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不含吹填新增陆地),其中西沙群岛约10平方公里,南沙群岛约3平方公里,中沙群岛没有陆地。

气候

三沙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间受太阳2次直射,年太阳辐射总量总辐射值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为夏季天气,热量和气温均为全国之冠,但由于海洋的调节,少有酷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期,5月至9月为西南季风盛行期,平均风速6米/秒左右。平均每年发生台风6~7次,最多达10余次,其中70%来源于西太平洋,30%来源于南海本身,台风旺季为每年7~10月。年平均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但在时间上分配不均,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为少雨期,6月至11月为多雨期,故一年只有两季,前者为干季,后者为湿季。

水文

三沙海域受大陆气候和陆地迳流影响很小,深海盆地水体深厚、盐度较高、透明度大、水温季节变化较小。海流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流速0.1~1.0海里/小时。海浪全年平均有效波高1~2米,最大有效波高7.5~9.5米,居我国四大陆缘海之首。海面平均水温24~30℃之间,南北海水温差和海水年温差约2~5℃,且温差变化自北向南减小;但海水表层与底层(水深500米以下)温差却很大,可相差20℃之多。海水含盐度在32‰~35‰之间。海水透明度在20~30米之间,高于中国另外3个海域的透明度。

地形

三沙市所在的南海在地质上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下,中部产生一条东北-西南走向断裂带,并不断向东、西两边扩展,经历了漫长的发育过程,逐渐形成南海断裂-扩张型深海盆地。中央海盆底部平坦,海底地壳为硅镁层,由基性与超基性玄武岩、安山岩、橄榄岩等组成,上面覆盖着粉沙质泥、抱球虫软泥、玄武岩玻璃、火山灰及介壳组成的红粘土等沉积物。与此同时,也进行着漫长的岛礁发育过程。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

地貌

三沙市地貌景观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构成,根据与海平面的高差分为岛屿、沙洲、礁、暗滩、暗沙等类型。南海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隆起高地和深邃海槽相间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围至中心顺次为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呈近似同心圆式的3层环状结构。海底地貌的总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陆坡上有高原、海山、峡谷、海槽和海沟;东部是狭窄的岛架,外缘临海沟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为宽广的平原,点缀着孤立的海山。整个南海海底地貌可分为北部堆积型陆架区、北部断裂阶坡区、西部堆积-侵蚀型陆架区、西部断裂阶坡区、南部堆积型大陆架区、南部分割高原陆架区、东部侵蚀-堆积型岛架区、东部断裂沟脊岛坡区和中央深海平原区等9个地貌区划,地貌类型均属珊瑚礁地貌。

生物资源

三沙海区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低等植物藻类有上千种,为全国四大海区之冠,被誉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有鲣鸟、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

三沙热带海洋中很多动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珊瑚、贝类和藻类等都具有众多特异代谢物,日月贝、海绵、鲨鱼软骨及海蛇毒等可提取抗癌药物,是中国重要的药用海洋资源。

在南海渔业资源的潜在渔获量为650万吨~700万吨,其中,水深500米以浅南海陆架区(含北部湾)水域潜在渔获量约500万吨;西南中沙礁盘水域潜在渔获量约100万吨;南沙南部中国传统疆界线内潜在渔获量约30万吨。除上述海域外,在南海断续线内还有150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潜在渔获量约60万吨。

矿藏资源

群岛海底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矿产,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沸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以及热液矿床,其中锰结核和钴结核储量丰富,是极富经济开发价值的海底矿产。

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总含盐量在70万亿吨以上,发展海水制盐业前景广阔;海水中还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利用海水提取钾、钠、钙、镁、镍、铀、金、碘、溴、碳、锶、硼、硅、氢、氧、氘、氟、重水、芒硝等元素和化学物质大有可为。

能源资源

三沙市温差能蕴藏量每年可达18.99×10²⁰焦耳,约合600亿千瓦。仅西沙海域海水中铀的总含量就达15亿吨,铀核能相当于一个25万千瓦电站150亿年的发电量;氘核能的蕴藏量有150×10¹⁵万千瓦时,相当于一个25万千瓦电站7500亿年的发电量。

南海海底蕴藏巨大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总量为643.5亿~772.2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天然气总资源的一半。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就有11个可燃冰体,预测储藏量约为194亿立方米。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已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都具有聚油气的良好地质条件。有关专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蕴藏的油气资源储潜量为700多亿吨。其中,石油储潜量为292亿吨,天然气储潜量为58万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为:北部湾盆地石油储量约11亿吨;莺歌海盆地油气储量约57亿吨;南海中部油气盆地石油储量约5亿吨;曾母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为120亿~130亿吨;礼乐滩盆地石油储量约为14亿吨;南华礁盆地石油储量约为6亿吨;西巴拉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7亿吨;中业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4亿吨;太平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3亿吨。

海洋空间

永兴岛上的三沙市政府办公楼

三沙的地理方位,具有极大的空间优势。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空间资源,广袤而又富饶。西中南沙群岛岛礁面积小,数量多,多以集群形式分布,由西沙、中沙、南沙3个群组自北向南依次排列,为南海及诸岛开发的梯级推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资源。

附近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最深的海洋蓝洞。

风景名胜综述

三沙市包括260多个岛、礁、沙、滩,散在南海上,东西相距900千米,南北长达1800千米,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的群岛散布于热带海洋之中,在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洋海岛自然景观,岛上陆地与附近海域非常洁净,热带海岛风光奇丽,完全具备“阳光、空气、沙滩、海水、绿色”五大旅游要素,是大陆和近海任何海岛无法替代和比拟的自然资源,发展热带海洋海岛旅游业潜力极大,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广阔的旅游处女地。

未来三沙市将大力扩展旅游项目,以海岛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中心,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景点项目。充分发挥南海“祖国渔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

旅游景点
  • 永兴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公里(合3150亩,大致相当于国内一所大学的校园占地面积)。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岛上有政府大楼、银行、邮政、商店。淡水化工程结束了岛上靠大陆来船供给淡水的历史。永兴岛上最多的是椰树,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1000多棵,枇杷树亭亭玉立,羊角树、马王腾、马凤桐、美人蕉,野蓖麻、野棉花随处可见。岛上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永兴岛)、南海诸岛纪念碑(永兴岛)、西沙将军林(永兴岛)、守岛部队军史馆(永兴岛)、西沙海洋博物馆(永兴岛)、三沙市地名碑(永兴岛)、中国西沙主权碑(永兴岛)、西沙精神纪念墙(永兴岛)、二战日军炮楼(永兴岛)等景点。

  • 西沙海洋博物馆

西沙海洋博物馆位于永兴岛,是一座驻岛官兵自己动手创办的海洋博物馆,始创建上世纪的80年代。它既是我国最南端的海洋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由军人们创办的海洋博物馆。2001年元旦,海洋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扩建后的博物馆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海龟龙虾厅、海鱼标本厅、海石花厅、图文厅等8个厅,共收藏各类海洋标本、图片资料约400多种,3000多件(幅)。

博物馆中陈列了许多海洋生物的标本。如底部如马蹄、形如金字塔的“马蹄螺”,身上布满了孔雀斑点的“孔雀颈鳍鱼”,花开如梅的海参“梅花参”,以及形态各异的珊瑚花和石花,各种鱼类标本等等种类繁多的展品,使整个陈列馆琳琅满目,趣味无穷。

如今,西沙海洋博物馆已经成为西沙重要景点之一。她是人们了解海洋、了解西沙、了解西沙官兵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官兵进行海洋知识教育、培养海洋观念的第二课堂。

  • 石岛

石岛也叫蚱蜢岛,位于永兴岛东北,与永兴岛同基于一梨形礁盘上,海拔13米,为南海诸岛中地势最高的岛。因累累岩石裸露得名。和永兴岛、七连屿均是普通人可以到达的岛屿。

石岛是西沙群岛宣德群岛一部分,又称“小巴岛”“老龙头”。整个石岛全然不像永兴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岩石间生长的青草和荆棘。也与西沙其他的岛不同,它不是由珊瑚樵构成的,而是由礁石构成。这里的礁石形状千奇百怪,海浪、海风、海礁组成了一副海的风景画。石岛与永兴岛紧邻,中间有约800米的人工石堤相连,石堤两侧是一望无际、澄明如镜的浅海。走过石堤,可见一块几丈高的珊瑚礁,就是石岛的大门。由于永兴岛的填海工程,石岛现已与永兴岛融为一体。岛上有中国主权碑以及“西沙老龙头”石碑一座。石岛上有一片老兵林,是当年守护石岛的官兵们离开时植上的。

  • 永乐龙洞

三沙永乐龙洞位于三沙市西沙群岛之永乐环礁的晋卿岛—石屿礁盘的中间,深达300.89米,为世界上海洋蓝洞之最。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蓝洞口径为130米,洞底直径约36米,深度达300.89米。

文物古迹

甘泉岛遗址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由于珊瑚礁盘密集,众多古代商船因触礁沉没,形成了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截至2013年5月,三沙市共有经确认的重要文物32处,其中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为中国最南端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为海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甘泉岛遗址、北礁沉船遗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5月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北礁沉船遗址、华光礁沉船遗址、南沙洲沉船遗址、珊瑚岛沉船遗址、玉琢礁沉船遗址、浪花礁沉船遗址、永兴岛史迹为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华光礁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1月2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甘泉岛、永兴岛兄弟庙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4172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