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美食>小时候吃的一节节的糍粑(让威远人流口水的糍粑)
发布时间:2024-12-10阅读(19)
大家都知道中秋要吃月饼,但人们还忽视了一样食物——糍粑。这是一种在南方,特别是在我们威远必不可少的一种中秋特色食品。
在上世纪,威远农村家家都会做糍粑,把糥米泡好,蒸熟,倒在碓窝里用木棒捣烂,揪成团,摊成圆圆扁扁的饼,就成了糍粑。
那些年中秋节打糍粑非常热闹,一个院子只有一个石碓窝,大家得排着轮子打糍粑。本来就是力气活,加上糥米黏糊,沾在碓窝棒上,很费功夫。现在人们有钱了,很多人家已不打糍粑,买街上现成的。
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有功之臣,受到了吴国重用。为防侵略,他又率人修建了“阖闾大城”。可伍子胥担心自己崭露锋芒,有人忌妒不满,很难持久立足。便对身边信得过的谋士说,如果哪天我死了,国家遇难,百姓受饥,便可拆开相门城墙,便可找到充饥食物。
果然阖闾死后,新帝就位,听不进伍子胥忠告,竟听信奸人谗言,让伍子胥自刎身亡。
伍子胥去世后不久,正如他所料,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
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开城墙,人们惊奇发现,竟是熟糯米压制成的砖块。原来,这是伍子胥为防后患,在建城墙时,特别选用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的材料,储备着应对饥荒。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这位名臣良将,每到秋天丰收都要用糯米制成当年的“城砖”食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圆圆扁扁的糍粑。
糍粑圆,意味着团团圆圆。糍粑的“糍”是从“慈”演变而来,因为糥米沾黏,所以用了米旁的“糍”,寓意伍子胥对民众的仁慈厚爱。中秋吃糍粑成了习俗传了下来。
糍粑吃法
甜香糍粑
糍粑肉丝
炒糍粑回锅肉
将糍粑切块,用平时炒回锅肉的方式加入糍粑块。这种吃法突出的是油香,吃起来十分过瘾。
煮醪糟糍粑
将糍粑切成丁,像煮汤圆一样加入醪糟,或者加荷包蛋煮来吃,既有汤圆的软糥,也有糍粑的绵劲,味道浓香。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498733.html
下一篇:云南迪庆属于哪个市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