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美食>苏州哪里吃大闸蟹划算(苏州不止有大闸蟹)

苏州哪里吃大闸蟹划算(苏州不止有大闸蟹)

发布时间:2025-05-16阅读(13)

导读©siny/图虫创意将苏州之“蘇”字拆分,便是一幅鱼米之乡的画景,众多湖泊孕育了珍馐美馔。来了苏州,想吃得不考究都难。既有鲜美的“太湖三白”,也有鲜嫩的蔬菜....

©siny/图虫创意

苏州之“蘇”字拆分,便是一幅鱼米之乡的画景,众多湖泊孕育了珍馐美馔。来了苏州,想吃得不考究都难。既有鲜美的“太湖三白”,也有鲜嫩的蔬菜“水八仙”。就算是看似简单的一碗苏式面,也自有一套烹饪哲学。

土地每月都有新赏赐,从春天的鲜吃到岁末的补,大菜小吃月月不同,也只有从来不愁温饱的苏州人,才能喊出“不时不食”的美食主张。快跟着LP一起来挨个尝尝看吧~

# 秋风乍起话吃蟹 #

四季皆有美食的苏州,春品腌笃鲜,夏吃枫镇大肉面,秋有大闸蟹,寒冬靠藏书羊肉暖胃。半个世纪前,章太炎夫人曾云:“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 。每当“秋风起,蟹脚痒”时,苏州人无疑是最幸福的,因为最好吃的大闸蟹选择生活在这里!

©bonchan

阳澄湖蟹有四大特征:蟹壳背呈青灰色,肚脐白色,蟹腿的毛为黄色、根根挺拔,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懂吃的人都知道,即使贴上防伪标志,但千里迢迢运往他乡后,虽肥厚的膏质和细腻的肉质不改,而那独一无二的美味总觉得有所欠缺。

©无米不炊/图虫创意

在阳澄湖半岛的唯亭蟹市场浅水湾一带有很多农家乐,可以让你大快朵颐。除了美滋滋地吃顿大闸蟹,你还可以骑着自行车环半岛一圈,饱览阳澄湖的大好风光。

# “水八仙”品蔬菜鲜 #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湖泊众多、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当然是靠湖吃湖。爱吃时令的苏州人,给本地特色水生蔬菜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水八仙,八位“仙人”分别是茭白、莲藕、水芹、慈姑、荸荠、芡实、菱角、莼菜。

©摄影师-MrWang/图虫创意

苏州藕在唐朝已经名冠全国,为贡品中的珍品,太湖莼菜在明代被列入贡品,茭白也在清朝被列入贡品。

©我才是胡同/图虫创意

芡实在苏州名叫鸡头米,出了名的难采难剥,一斤最多能剥出三两成品,是“八仙”中身价最高的,被称作“水中人参”,清朝诗人沈朝初还为它做过一首《忆江南·咏鸡头》的词。立秋后是鸡头米的收果季,此时吃最鲜嫩,嚼起来又软又弹,无论是做糖水、煮粥,还是炒菜,口感都很好。

# 东山橘子羞红了脸 #

秋日里除了绝对主角大闸蟹,东山和三山岛上的鲜果也不可小觑,最著名的当属东山橘。无论是果园、寺庙、森林公园还是马路边,全被果实累累的橘子树霸占。

©gynboy/图虫创意

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橘子红了》就拍摄于太湖边东山的陆巷古村,如今依然每到金秋橘子便红。

©创作者157861338949905/图虫创意

# 清汤重卤好浇头#

北方人来了苏州会奇怪,鱼米之乡的街头怎会到处是面馆,而且还常有“骄傲”的店家做过午市便闭门谢客。这“过午不食”的吃面态度,源自苏州人对头汤面的痴迷。当你了解其中奥秘后,便会明白苏式面的意义。

©十有八九/图虫创意

头汤是指第一锅煮面的清水,煮面的水要清,下出来的面才能清爽。而面汤又得鲜美,做汤的食材包括猪肉、火腿、土鸡、鱼头、鳝骨等,苏州人烧面汤不称煮、炖、熬,而称“吊”,仅从字面上便能看出求的是一个鲜

©戈文/图虫创意

苏州人吃面,更贪恋面上的浇头。面是一碗清清爽爽的阳春面,浇头另外盛在碟子里。食客可以将浇头直接浇到面上吃,便是盖浇,也可以不浇上去,称作“过桥”

# 苏州小吃“小全” #

苏式月饼

©昙华碎梦/图虫创意

苏式月饼与广式月饼各分月饼业半边天,尝过你才会懂,这么美味的月饼为何不是中秋节的专属。苏式月饼馅料多、紧,外皮薄、酥,如果你是生长在江南的70后,它会让你忆起儿时的味道。

>>推荐:最好吃的月饼在长发西饼胥城大厦

泡泡小馄饨

©萨尼奥周/图虫创意

苏式小馄饨,皮薄馅少,似气球般吹起了一个泡泡,入口时,请用心体会那一小滴肉,稍不留神它便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喉咙。馄饨没什么味道,全靠骨头汤吊味。

>>推荐:可去吴趋坊的乐惠馄饨陈记馄饨品。

酒酿饼

©fxy1223/图虫创意

酒酿饼有点儿像月饼,有豆沙、芝麻、玫瑰馅,一定要趁热吃,一口咬下去,甜糯糯的汁就溢了出来。

>>推荐:黄天源有出售。

蟹壳黄

©新能源/图虫创意

蟹壳黄其实与蟹并没什么关系,只是当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吃时觉得其形状像大闸蟹的蟹壳而得名。这是一种外皮覆满芝麻的酥饼,口感香、脆、酥,有咸、甜两种口味。

>>推荐:大阿二生煎的蟹壳黄最有名,大儒巷靠近平江路的金麦黄蟹壳黄也很好吃。

糖粥

©应该是晴天吧/图虫创意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是苏州的童谣。粥与红豆分别煮,最后将豆沙淋在粥上,口感既黏稠又顺滑,在苏州的大多数小吃店你都能找到这道甜品。

>>推荐:名气最大的是一对老夫妻经营的潘玉麟糖粥,没有固定店面,只有一辆手推车,从中午卖到下午3点就结束,雨天不出摊。

糕团

©摄影师157978997765442/图虫创意

苏州人爱吃糕团,像是猪油糕、神仙糕、重阳糕、海棠糕、赤豆糕等等,多种多样。

>>推荐:记得去杨招娣糕点尝尝鲜,这家店只做两样东西——赤豆糕和赤豆猪油糕,加了猪油的更香,口感更丰润,不过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吃。

# 逛吃逛吃特色街区 #

观前街

©薛巍/图虫创意

观前街是苏州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也是老字号集中区,是购买特产、手信的首选。观前街一带集中了最地道的苏帮菜老字号和百年老店,你可以去采芝斋买点儿手信,还可以上楼喝杯茶,看场评弹表演。

山塘街

©刘剑伟/图虫创意

“三忆江南”的白居易打造了七里山塘,这条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山塘街,从唐朝起繁华至今。街依偎着河,小桥流水、傍水而居的是老苏州缩影。

©4045/图虫创意

如今的山塘街有一部分改建成了游客如云的景区,但更有意思的场景出现在它不曾开发的后半段。菜市场、小吃店、民间生活场景一一呈现,街边古桥七座跨河而卧,八座越堤而过,你甚至可以在横跨的桥上找到小小的石狸

平江路

©汗牛识图种/图虫创意

平江路如今的样子与宋代《平江图》中所绘并无两样,17座形态各异的古桥跨在平江河上,周围的小巷纵横,尽是低矮白墙、青色屋瓴。

©光影旅行家/图虫创意

这里是旧江南的缩影,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老宅里飘出悠悠的评弹乐曲。两边的建筑见证过古苏州的繁荣,石板路与碎石路相拼的街上散落着民国时的古井。

©WegoTravel/图虫创意

如今,平江路上的文艺书店、创意酒吧让这里成为文艺青年们的必去之处。小住一晚,看古典与文艺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吧。

# 玩什么 #

苏州园林

古代雅士的归去来兮

©嘉左巴阳/图虫创意

苏州园林寄托着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隐匿和退思情怀,也精雕细琢出了江南的含蓄和风流。园林无论布局疏朗还是紧凑,皆藏山纳水,咫尺之内有乾坤,一扇扇漏窗变幻出春花秋月四季风物。

©嘉左巴阳/图虫创意

拙政园将借景艺术发挥到极致,留园的鸳鸯厅堪称园林建筑的典范,狮子林里假山妙趣横生,网师园夜游(目前因疫情暂停)融入传统戏曲,伴着摇曳灯光,别是一番游园意境。

©光影旅行家/图虫创意

苏州博物馆

姑苏韵味藏于其间

©JERBOA/图虫创意

对建筑迷来说,苏州博物馆才是全苏州的头牌景点,它出自贝聿铭大师之手。整个建筑兼顾了姑苏城传统建筑的粉墙黛瓦风格,又融入了原木、钢架、玻璃、几何形状等现代设计元素,中庭花园的北墙片状假山与水景则和一墙之隔的拙政园中的传统假山相得益彰。

©枕畔诗/图虫创意

馆内藏品约3万余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出土于虎丘云岩寺的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和出土于瑞光寺的真珠舍利宝幢是镇馆之宝,既然去了就不要错过啦。穿梭在馆内,六角形玻璃窗层层叠叠,透露出苏州园林之美;坐在展厅的休息软椅上望向窗外,便是依依翠竹和中 庭花园。

©4045/图虫创意

金鸡湖

时髦的新苏州

©陈家二少/图虫创意

不见了低矮的粉墙黛瓦,却有你仰起头也未必能找见的天际线。这里一反苏州的 “古”,处处彰显着高端大气国际化。快来金鸡湖畔,感受苏州人与时俱进、活在当下的态度。

©谢伟明/图虫创意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东方之门等建筑撑起了摩登的苏州,诚品生活则奠定了金鸡湖的文化基调。在苏州诚品生活,有一条72阶步梯,右侧墙上贴出了诚品书店自1989年成立起到2015年的每年书目推荐,读者可由此窥见诚品的价值观。

©kenpqyp.dfic/图虫创意

一家民营书店发展成了文化坐标,放眼全球,大概无出其右者。爱书人信任诚品的推荐,它让读书变得美好。当然,诚品不只是书店,它更讲求人文情怀的生活态度,尊重匠心,它推出的文创产品也总令人爱不释手。

©李画/图虫创意

作为一只资深吃货

你还有哪些苏州美食想要安利?

快点把私藏的美食清单交出来吧~

评论区等你!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5325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