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枫桥夜泊》的注释和译文

《枫桥夜泊》的注释和译文

发布时间:2025-06-25阅读(1)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的注释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www.ws46.com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枫桥夜泊》的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的赏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赏析:这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 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这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总之: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

《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

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于是他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这天晚上,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枫桥夜泊》的作者简介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5488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