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例子
发布时间:2025-10-26阅读(2)
|
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存在一个静态恒等式,即“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肯定需要增加整个恒等式才成立;静态公式是指某一时间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损益期末才结转至“本年利润”,进一步结转至所有者权益,所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用动态恒等式更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即“资产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那么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例子有什么呢?
企业预收款销售整个业务会导致资产的增加,同时负债减少。企业对外销售,先收取合同价款一定比例的预收款,账面上计入“预收账款”;企业实际对外销售,将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同时收取剩余价款,确认收入的实现,“预收账款”从借方转出(负债减少),收取的剩余价款确认为“银行存款”(资产增加),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收入增加)。 整个业务具体分录如下:(www.Ws46.com) 收取预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该笔分录,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对外销售,确认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该笔分录,收取的剩余款项计入“银行存款”,资产增加;同时将以前收取的预收款冲销,借记“预收账款”,负债减少;同时贷方确认销售收入的增加。 我们进一步分析动态恒等式“资产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对公式进行变形“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收入-费用=利润”,公式为“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通过静态公式,可以理解为资产来源于债权人投入的负债以及股东投入的所有者权益,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肯定需要增加,但是由于资产负债表衡量的是某一时间点的财务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并没有及时结转至所有者权益,所以,动态恒等式就将企业的经营成果时刻考虑在内。 企业对外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广义的费用),期末收入以及费用类科目需要结转至“本年利润”,收入大于费用的部分形成企业的利润,利润(本年利润余额)期末需要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即企业的经营成果归属于所有者。 所以,以上例子企业对外销售,核销预收款,并收取剩余款项,确认收入,导致资产增加,负债较少,收入增加成立。 |
上一篇:怎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