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

发布时间:2024-01-22阅读(6)

导读许多初学书法的爱好者都有一个疑问,初学书法究竟是从练结构或者笔画开始学习书法呢?对于青少年来说,确实是以记字形结构为主,但那时候的目的是记字形,以识字为主,....

许多初学书法的爱好者都有一个疑问,初学书法究竟是从练结构或者笔画开始学习书法呢?对于青少年来说,确实是以记字形结构为主,但那时候的目的是记字形,以识字为主,只要粗略掌握点画即可,就是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概念,可是对于学习书法,则是另外一回事,需要掌握更具体的点画形状和结构的基本方法与规律。也就是说学习书法要比写字需要掌握的点画与结构的基本内容更丰富和具体化。写字不需要考虑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具体过程的形态,如横画起笔的上方下圆角,或者用笔的藏锋与露锋,点画中段的粗细曲直刚柔变化,收笔的回锋收笔和露锋收笔,引带向下,书法就需要考虑这些具体的细节问题。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3)

那么,我们初学书法是应该从笔画学起还是从结构学起呢?当然是从笔画学起,实际上,一个点画所包括的书法的基本技法含量并不少,如一个横画,就不看几乎一家书法或者一本字帖中点画的基本上起笔行笔收笔的技法、造型特点与形质趣味,同时也包括一些结构布势的问题,如我们写好一个简单的横画,就需要考虑在界格中的位置的高度长短等问题,虽然这些技法问题的学习结构时才强化了问题。

从这个意义来说,学习书法就要从点画学起,而且从点画学起也比较简单,没有从结构学起,相比较而言同时要处理更复杂的技法内容。一般而言,初学点画都是从“永字八法”所包括的基本点画的技法学起,这是非常经典和传统的做法,既然经典与传统,毫无疑问也是最科学的学习书法临摹练习点画最基本的入门方法。

通过“永字八法”入门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从四面八方的角度锻炼运腕能力,就是以米宫格的四条主线的方向锻炼腕力。

我们今天就围绕这个角度来谈谈点画的用笔的基本技法和基本点画的学习方法。

一是点画用笔的基本技法

点画用笔的基本技法是我们初学书法一定要了解的基本技法术语,也是我们临摹学习书法必须掌握的基本的表达点画形质的基础笔法。

1、中锋、偏锋和侧锋

这三种笔法主要是行笔过程中毛笔笔尖的主豪在运笔轨迹中所处的位置而言的,中锋是书法的主要笔法,偏锋与侧锋则是辅助笔法,不过一般人们都把其中的一种视为病笔,特别的侧锋,因为容易出现一边光滑一边有锯齿状的轮廓线而被视为病笔。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4)

作为偏锋,一般情况下,也是笔尖偏向点画一侧,不过仍然能够表现出两边的光滑的点画线条,同时在起笔收笔出因为一侧会被后来书写的点画线条覆盖,也可以不算病笔。中锋用笔技法多用在点画线条的中锋部分,因为毛笔的用笔轨迹是,笔尖在点画的中间,墨汁可以顺着笔豪均匀的注入纸中,点画线条形质轮廓光滑饱满圆浑,最富有立体感成为书法点画线条的基本技法和基础技法。启功与秦永龙编著的《书法常识》中说“中锋用笔,执笔要正,笔豪要顺,笔豪屈折平铺的方向正好与运行的方向相反”所说的就在这种中锋技法。古人所说的“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就是对中锋线条形质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关于偏锋与侧锋的关系最著名的就是“正以取质,侧以取妍”。

2、藏锋和露锋

藏锋和露锋也是书法用笔技法的主要技法。

藏锋,指起笔时笔锋落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外露,是一种追求线条浑厚圆润的笔法,具体运笔动作是逆锋入纸,也就是从起笔处的画内向左上角入纸,折锋下顿,藏以包其气。古人对露锋技法多以论书,如汉代蔡邕《笔论》中所说的:“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唐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有藏锋有露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藏锋高于出锋,亦不得以模糊为锋藏,须有用笔,如太阿截铁之意方妙,”明潘之淙《书法离钩・笔锋》云:“褚河南论书,用笔如印泥画沙,始不悟,后于江岸以锥画沙,始信其言,贵藏锋也。”这些论书,均从不同角度谈论了藏锋技法的具体表现。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5)

露锋是指发笔时直接顺势落笔笔锋显露在外,这是一种强调笔势、笔姿的笔法。启功先生说“起笔和收笔时,有意顺势将笔的锋芒显露在点画之外,叫做露锋”;“露锋是顺势出入,比较易之。”

凡露锋的用笔,发笔时不必于纸上作逆入,可尖锋侧入,顺势落笔,但也须尖锐饱满,不可虚尖怯露,怯露则会产生浮薄之弊。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是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露锋虽然是顺势入纸,但不能理解为顺锋滑过意思要持重。

藏锋和露锋两种用笔皆不能偏废,因为“用笔太露锋芒,则意不持重;深藏圭角,则体不精神。”学习书法要兼而顾之。

3、提笔与按笔

提笔和按笔技法是表现点画粗细的技法,通常情况下,保持提笔笔意的运笔轨迹是细点画线条,反之保持按笔运笔意识的运笔轨迹其结果是点画线条较粗,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没有一味的提,也没有一味的按,多是交替进行的,按——提——按,如柳公权的横画。更具体来说,提笔,就是笔锋提起,但不离开纸面,写出来的点画线条比较细匀。按笔,与提笔相反,就是笔锋按下,使墨下注入纸,写出来的点画粗浓。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6)

提、按是笔锋的上下纵面运动。用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才提便按,才按便提。这种提按变化是迅速连贯,交替进行的,动作非常微妙。笔锋的转换、调整,点画的轻重、粗细都靠提按的配合作用,如柳公权的楷书中点画的起笔收笔技法就采取了提笔按笔加上顿挫技法完成调锋的。

运用好提按笔法,写出来的点画轻重分明,活跃生神,节奏感强,富有情感。书法最忌平按直曳,轻重不分,生硬呆板。

4、方笔与圆笔

书法笔法有方笔、圆笔之分,顾名思义,方笔形态就是见棱见角,有方折之形,圆笔其点画起笔收笔见圆弧形轮廓或笔意。“方笔”是下笔时切锋直入,强调雄强刚劲之气;“圆笔”是下笔时藏锋逆入,强调含落浑圆之致。要注意方笔不要有斧凿之气,圆笔不要流于软弱。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7)

方笔和圆笔的基本技法,概括起来说就是“转以成圆”,“折以成方”:转锋成圆笔,折锋成方笔。

转笔、折笔是改变笔锋运行方向的两种旋转运动形式。

转笔,不是转动笔管,而是指笔锋作横面旋转运动。在起笔、收笔或行笔的转折处,笔不停驻,用力均匀、顺势转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圆浑点画。

圆笔点画不露棱角;方笔点画方正,棱角分明;两者都是书法在外形上是现的基本形状,也是区别书法风格的重要特征。

折锋同转锋的运动形式差不多,只是在起笔、收笔或行笔的转折处,要顿笔折锋,写出方整刚劲,锋芒棱角的点画。

姜蘷《续书谱》说“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应之以方,斯为妙矣。”用笔“须有转折之妙,”点笔当以方圆兼备为佳。

5、迟速与肥瘦

关于迟速与肥瘦,启功先生与秦永龙在《书法常识》是这样说的:迟速,书法中行笔的迟速快慢没有一定的标准,大致是因书体而异,因用墨的浓淡而异,也因人而异。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行笔快慢迟速的不同,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是有明显区别的。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8)

启功先生还说:用同样浓淡的墨,行笔快慢适当,可以使点画干净利落;行笔过快,笔迹浅薄飘浮,方向位置也不易掌握;行笔过慢,则会拖泥带水,致使气血淤滞而无力。

一般地说,写隶书、楷书宜稍慢,写行书、草书宜稍快;用墨较浓宜稍慢,用墨较谈宜稍快,点画的起收与转折宜稍慢,中途正常运行宜稍快。初学者宜依据各方面的条件细心摸素、体会,灵活把握快慢的节奏,以求取最佳的艺术效果。

肥瘦,是指运笔时笔毫下按深浅不同而形成的笔道的粗细。一个点画之中可有粗细的变化,一个字里也有笔画轻重的不同。用笔的肥瘦可以体现风格的差异,一般地说,趋肥者显得厚实沉稳(如颜字),趋瘦者显得刚劲有力(如柳字)。然而不可过肥或过瘦,过瘦则形枯,过肥则质浊。这好比一个人,肥硕臃肿或清癯干瘦都不可能有雄健壮实的英姿;只有筋骨强劲而又体肤饱满才最显精神。

《书法常识》并引用卫夫人《笔阵图》中的话说:“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用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少骨者谓之墨猪。”又说:“有骨有肉者圣,多肉少骨者病。”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9)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0)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1)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2)

二是书法的用笔基本技法在具体点画中的运用

点画的基本用笔技法主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方面的技法,如起笔藏锋逆入,收笔回锋和露锋等基本技法。中段主要有提按运笔技法,还有利于表现点画形质的技法迟急运笔的速度问题以及中锋与侧锋、偏锋技法。

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为来说明问题。

1、横向笔画的运笔技法应用

横称“勒”。象缰绳勒马,强力抑制。比喻用笔须有斩截之势,不宜顺笔平过。横竖画是字的体骨,要写得坚正匀静,有起有止,长短合宜。横画形态因字面异,有平横,四横、细腰横、左尖等。这里以平横为例,说明横的一般写法: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3)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锋向左下;(3)提笔向右,中锋行笔;(4)提笔向上昂又向右下顿笔;(5)提笔向左回锋收笔。

2、竖向笔画的运笔技法应用

竖称“努”,如引待发,含有无穷之力。直画如骨,在字中起支柱作用,要写得劲键挺拔,向背得宜,沉着而有生机,直中兼有曲势;但不能过直,过直则失力。竖有直竖(垂露)、左弧竖、右弧竖、细腰竖、粗腰竖、上尖竖、下尖竖(悬针)等。这里以垂露竖为例,说明竖的一般写法: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4)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5)

(1)逆锋向左上起笔;(2)向右转略顿成点:(3)提笔直下,中锋行笔』(4)至尽头略微顿笔,(5)较锋向上,回收笔成垂露状。

3、撇向笔画运技法应用

撇称“掠”,像梳掠长发,自右至左,拂掠而出。写撇如同写悬针竖,下笔峻利,行笔迅速,出锋轻捷,力到笔尖,力求舒展生动。王羲之说:“撇不宜缓,缓则纯。”但也不宜过急,一往不收,以免头重脚轻,飘浮不稳。撇有直撇、弧撇、平撇、细腰撇、短撇、粗腰撇等,这里以直撇为例,说明撇的一般写法。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6)

(1)逆锋向上起笔;(2)转锋向右下稍顿;(3)提笔向左下运行;(4)露锋收笔,力送到底。

4、捺向笔画的运笔技法应用

捺称“磔”,磔又叫波。所谓“一波三折”,就是说捺像波浪折起伏。撤捺如字的手脚,伸缩不同,变化多样又如鸟的双翅,呈解解自得之状。捺比较难写,注意下笔宜轻稍急,边行边按,得势出锋成捺。“捺不宜迟,退则失力。”(王羲之语)但也不宜过快,信笔而拖,以免僵硬果板、颈直尾散。捺有直捺、短、孤捺、平捺等,这里以直捺为例,说明捺的写法。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7)

(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锋向右下运行,边行边按(3)向下顿笔作捺(4)提锋向右捺出。

5、转折或折肩的运笔技法应用

折是由横和竖(或撇)连接起来的笔画,如“永”字第二笔的勒努交接处。古人说:“屈折如钢钩”。写折用折笔或转笔,用笔如钢条垂折,折曲而不断,纵横衔接紧密,写得挺拔刚劲,圆实有力不要象断臂残体,抛筋露骨。折有横折、竖折、撇折等。这里以横折为例,说明折的一般写法: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8)

(1)下笔同横(2)行笔至此顿笔折锋;(3)提笔中峰下(4)回锋收缩。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19)

三是写好点画的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运笔要力达笔端画尾

书法中的一点一画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虽然对于一个字来说,只是其中的部分。点画的完整性是靠运笔的到位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如果运笔过程中,因为技法不熟,和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会使得其完美的形质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笔过程中笔笔不苟,力达笔端画尾,虽然细若针尖或麦芒,也要以力送到,不可借笔势甩出去。点画要饱满,一方面与书体的点画基本造型有关,同时也与运笔的节奏和稳健有关,如果速度过快,甚至用墨苦涩,都会影响点画的形态与质量。也就是说从起笔行笔到收笔的整个过程都要力到笔到意到墨到。

2、中段不能力怯

点画线条的态势虽然发与点画的起笔与收笔之处,但中段的运笔和形质同样也不能忽略。因为起笔收笔决定了点画的基本形态,但中段则决定了点画线条的骨力与形质的表达。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最鲜明的范字要属柳公权的楷书了。柳公权的楷书本身就以骨力胜出,所以对于中段的骨感或者说形质的表达更着意。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0)

我们看一下“兼”和“柱”字中的横画的表现就非常突出,更位出色的是其点画中的骨力不是僵直的,而是直中见曲,曲直见骨。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1)

3、用笔节奏要明快稳健

用笔的节奏对于书法的点画造型审美格调以及字形是否均净,个性是否鲜明非常重要。用笔的节奏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点画用笔的造型特点与运笔的起转承合交代清楚,不得模糊朦胧一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深厚的技法功夫和清晰的点画运笔意识。归根结底就是要掌握书法技法的基本规律,并运用自如,要学会精准的读帖能力。心中有法,自然能够,心定气闲,运笔自如。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2)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3)

4、一点一画要一气呵成

运笔不能迟疑凝滞,虽然速度慢易于稳重,当过于慢,点画气脉会流畅度不够,所以在把握好适宜的速度的同时,在写一点一画是,做好一气呵成,甚至在技法娴熟之际,完全可以一字一气呵成,或者数字一气呵成。

练字都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吗(练字应该练什么之)(24)

书写过程能够一气呵成,与点画容易精密灵动,与字形也不至于散漫凌乱,而得气密老辣之格调。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754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