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美食>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

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

发布时间:2023-12-25阅读(10)

<span class="answer">导读</span>一个地方,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除了历史和美丽的风景,还有诱人的美食。走进钱集,应该慢下来,去品尝这里的乡愁美食。钱集镇位于205国道与六塘河的交汇点上,是沭阳....<p>一个地方,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除了历史和美丽的风景,还有诱人的美食。走进钱集,应该慢下来,去品尝这里的乡愁美食。</p><p>钱集镇位于205国道与六塘河的交汇点上,是沭阳县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钱集的历史风物。</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1)"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8ea194f8243e475585fc76c21b9e85bc.jpg"/></p><p>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奉政大夫名叫钱錞(dūn),在老家六塘河畔兴建码头形成集市,商业贸易繁荣,于是有了“水旱码头钱家集”之说,钱集因此得名。</p><p>进入新时代,钱集以生态白鹅为形象主题打造的鹅趣风情小镇,正成为一张特色名片,引人注目。</p><p>实际上,钱集人突发灵感打造鹅趣特色小镇,与一道美食的兴起有关,这就是钱集老鹅。<br/></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2)"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ce369a1f68054bc8894f0fe3c581d1cf.jpg"/></p><p>钱集老鹅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出了名。那时,奉政大夫钱錞(dūn)每次回老家钱集,都要带一些钱集老鹅等家乡美食回到皇宫,很受康熙的喜爱。</p><p>在钱集老鹅中,最有名气的是“范二老鹅”,其加工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范二是钱集街上的个体户,本名叫范跃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范跃华结合自己在南京学习过板鸭加工技术,重新研究钱集老鹅的传统加工制作工艺,获得成功。“范二老鹅”以生长了一年以上的生态鹅为原料,将其宰杀、腌制后,配以中草药等辅料放入草锅进行清煮。</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3)"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0444c5a806ff4037a3f95a7596568206.jpg"/></p><p>在2017年12月1日开幕的首届“水韵江苏”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钱集老鹅”作为沭阳的旅游产品受到嘉宾和游客的关注,大家在品尝这道美食后都想再来一口。</p><p>一块块荣誉奖牌,是钱集老鹅名气较大的见证。</p><p>在钱集甚至在周边县市宴请亲朋好友,钱集老鹅是必不可少的,宾客们以吃到鹅头、鹅翅、鹅爪、鹅肫这样的“鹅四件”感到自豪。钱集老鹅也在口口相传中美名远扬。</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4)"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19213143ec5341719b8158fc5e37d110.jpg"/></p><p>在钱集,总会遇见一些传统手工美食,唤起人们舌尖上的记忆。芋粉卷就是与钱集老鹅齐名的绿色食品。</p><p>芋粉卷的制作工艺大多是通过家庭成员间的耳濡目染学会的,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一人会做,其他人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钱集居委会的蒋玉霞,孩提时代就在母亲的示范下,学会了芋粉卷的制作手艺,出嫁后,她把这个手艺带到了婆家,近三十年来,每天都要加工制作芋粉卷到集市上销售。</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5)"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5064283f26b840158e0d6dba46fc35fb.jpg"/></p><p>在加工制作芋粉卷的过程中,蒋玉霞没有担心这个手艺会被别人学去,而她担心的却是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因为做芋粉卷很辛苦,又赚不了大钱,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p><p>在镜头面前,蒋玉霞从口袋中取出山芋粉放入盆中,加上适量的清水,搅和成稀糊状,将锅烧热后擦一层猪油。接下来就是制作芋粉皮了,这也是最难做的,蒋玉霞把这个环节称为“晃皮”,就算像她这样的老手,也不能保证每张芋粉皮都能“晃”成功。“晃皮”是靠感觉和技巧来做的,要将稀糊状的山芋粉倒入热锅内迅速进行盘旋式晃动,让山芋粉能均匀附着在锅内,这个过程有点像烙煎饼。出锅后的一张张芋粉皮冒着热气叠放在一起,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给芋粉皮卷上菜馅,菜馅由青菜、肉沫、鸡蛋皮、葱、姜、油、盐等组成。将卷入了菜馅的芋粉卷再切成一个个小段,放入稀糊状的山芋粉里滚动一下,取出后放在平底锅上稍作煎炸,就可烹调食用了。</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6)"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58e7cce8be7540e58b128460bf76c73f.jpg"/></p><p>食用芋粉卷时有多种烹调方法,可以油炸,可以油煎,可以清蒸,无论哪种食用方法,都会在唇齿间留下独特的风味。在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芋粉卷就是农家的上等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芋粉卷更是一道难得的绿色美食。很多人喜欢将芋粉卷蘸上醋吃,让舌尖上的味蕾尽情绽放。</p><p>钱集芋粉卷还打出了品牌,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商标。</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7)"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486103e07efb4eb68683b826af2bfe4f.jpg"/></p><p>出了名的钱集美食,大多是家庭手工制作。年近古稀的刘玉成在钱集老街上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空心咸挂面生意,他所掌握的挂面加工手艺是母亲传授的。空心咸挂面是钱集面食之一绝,据说至少有500年的制作历史,已经申报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特点是“色白味正,细腻柔嫩,下锅即食,久煮不粘,面汤可口”。在物质生活艰苦的年代,空心咸挂面是珍贵的食品,普通百姓很少有人舍得食用,只有做月子的妇女、过寿的老人、生了病的人才能吃上一点。</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8)"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84909d36997748c9b0b90b5076779505.jpg"/></p><p>空心咸挂面要选用精制面粉、食盐和素油,经过和面、揉面、盘条、上条等十多道工序和自然晾晒才能制作完成,而揉面、上条最为重要。</p><p>空心咸挂面制作工艺流程看似简单,但也并非人人都能学得来,只有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手法娴熟的境界。</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9)"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af69a0da03fa4d6cb5b3b3a4155f79cc.jpg"/></p><p>无论是老鹅,还是芋粉卷、手工空心咸挂面,正是因为制作的技巧、加工的辛苦、难以大量生产的限制,才使得传统手工美食更加珍贵,才显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多么的重要。</p><p>这些家乡美食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积淀为浓浓的乡愁,与乡音、乡情融合在一起,藏在内心深处,那滋味,那情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10)"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58a75339667a4f278f1ad69edad4fd79.jpg"/></p><p><br/></p><p><img alt="舌尖上的徐州十大美食(舌尖沭阳来自钱集的乡愁美食)(11)" src="http://img.mrbolt.cc/uploads9/3/pgc-image/78cb7a6641b5441e9477db15c16e81d2.jpg"/></p>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2218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