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古人的计数方法有哪三种

古人的计数方法有哪三种

发布时间:2025-06-25阅读( 2)

古人的计数方法有结绳计数、书契计数和算筹计数。结绳计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书契记数是指古代记数结绳方法之后出现的记数方法。算筹计数是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的。

结绳计数的简介。

宋朝人在一本书中说:“鞑靼无文字,每调发军马,即结草为约,使人传达,急于星火。”这是用结草来调发军马,传达要调的人数呢!其他如藏族、彝族等,虽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识字的人中间都还长期使用这种方法。

我们东方有过结绳,西方也结过绳。传说古波斯王有一次打仗,命令手下兵马守一座桥,要守60天。为了让将士们不少守一天也不多守一天,波斯王用一根长长的皮条,把上面系了60个扣。他对守桥的官兵们说:“我走后你们一天解一个扣,什么时候解完了,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书契计数的简介。

书契记数是指古代记数结绳方法之后出现的计数方法。书契,就是刻、划,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板上留下刻痕,留下“记”号。《释名》一书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意思是在某种物件上刻划一些符号,以记数。

书契记数记事记录方法一般是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汉代徐岳在《数术记遗》一书中,记明书契始于黄帝,有“十等”记法。北周甄鸾亦在《五经算术》中认为,当时曾采用三式十等法记数,其十等是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三式即上、中、下。

算筹计数的简介。

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用算筹进行乘法计算,先摆乘数于上,再摆被乘数于下,并使上数的末位与下数的首位对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上数首位乘下数各位,把乘得的积摆在上下两数中间,然后将上数的首位去掉、下数向右移动一位,再以上数第二位乘下数各位,加入中间的乘积,并去掉上数第二位。直到上数各位用完,中间的数便是结果。

计数的定义。

计数也叫作数数。算术的基本概念之一。指数事物个数的过程。计数时,通常是手指着每一个事物,一个一个地数,口里念着正整数列里的数1,2,3,4,5等,和所指的事物进行一一对应,这种过程称为计数。上述逐个地计算事物的方法,称为逐一计数。若按几个一群的方法计数,则称为分群计数。

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应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大块,并按以下顺序排列:……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写数时如果有小数部分要用小数点(.)把整数和小数分开。

欢迎分享转载→ http://www.youqulife.com/read-55212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