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 五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4-01-23阅读( 2)
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答案解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五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五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一、水瓢 特殊 签字
阴凉 呐喊 慈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检查一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瓢、呐、祥”这些容易写错的字。同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bànɡ diào bāo
chénɡ liè shǎn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其中要特别注意一些经常读错的字,如“惩”“晌”;注意多音字,如“调”“剥”。
三、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需要仔细阅读每一个词语,注意区分同音字及形近字。A选项,“挺拨”书写错误,正确的书写为:挺拔。C选项,“纳喊”书写错误,正确的书写为:呐喊。D选项,“桅计”书写错误,正确的书写为:诡计。
四、
无边无垠的 生活
迸出 眉头
清贫的 非洲大沙漠
紧锁的 鲜血
慈祥的 外祖父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注意要符合逻辑,修饰词要符合所修饰事物的特点。
五、浥:湿润,沾湿。 稚子:幼小的孩子。
供:从事。 信口:随口。
陂:池岸。 五千仞月:指华山。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字词翻译。要做到熟知完整的诗句,掌握注释以及重点字词的意思。
六、1.示例:太阳升起来了,露出了甜甜的笑脸。
2.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3.氧气送进隧洞里。
4.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的刀数。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1.本题考查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例句中把花当做人来写,使花具有了人的动作、神态,更加生动、形象。仿句抓住这一点即可。
2.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者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以本句可以改为: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3.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题目中主语是“氧气”,谓语是“送进”,宾语是“隧洞里”,连起来即为该题答案。
4.本题考查直接陈述改为间接陈述。首先,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本题涉及两个第三人称,必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容易混淆;然后冒号改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七、1.诸葛亮 武松
2.金文 隶书 楷书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
1.本题考查课文人物。熟记即可。
2.本题出自课本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将士们百战沙场,铠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不彻底击溃敌人也不回家。表现了将士们捍卫祖国、誓灭敌人的英雄气概。
八、(一)1.萧红
2. shì 相似 jiē 结尾
3.太阳 天空 花 鸟 虫 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白云
4.愿意 自由
5.示例: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不愿意呢,就在花丛中欢快地嬉戏打闹,围着花园嗡嗡地叫;那树上的知了扯着嗓子任性地唱,谁都不会因为它的聒噪而和它气恼。
解析:1.本题考查作者。熟记即可。
2.本题考查多音字注音和组词。平时多积累。
3.本题考查信息检索能力。按照顺序找出所描写的事物即可,要注意的是祖父园子里出现的东西,像蚯蚓、蝙蝠之类虽然提到,并非出现在园子里。
4.本题考查信息定位能力和理解能力。找到选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我们可以看到是“愿意”。一切东西,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体现了在园子里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状态,可概括为“自由”。
5.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注意以下几点:①列举的事物要是夏天的动植物;②符合上文“在阳光下的,健康的、漂亮的”;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④烘托出“自由”的氛围。合理即可。
(二)1. nuó 裁 锦 zhì
2.②做风筝 ③放风筝 ④修风筝
3.d e a b c
4.首: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尾: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
5.画线句子运用排比、拟人等各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时孩子们放风筝的热闹场面,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各种场地高高飞起,承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作者满满的美好回忆。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正确的字形、字音。细心观察,多积累。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②③④段分别描写了孩子们找材料做风筝、放风筝、修理坏掉的风筝,用简洁的词语(6个字以内)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细节理解能力。定位到②段做风筝,根据内容排出先后顺序即可。
4.本题考查信息定位和阅读理解能力。题干要求首尾呼应,可以定位到首段和尾段。“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和“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这两句话都提到了风筝牵着童年。
5.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一般修辞的运用是能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作者想表达的某类事物或情感的特征。本文中“风筝”代表着作者的童年,那么作者运用很多的修辞来描述童年放风筝的场面,作用自然是渲染当时热闹美好的场景,从而烘托作者对儿时美好的回忆。
九、略。
解析:根据“《梅花魂》一文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可知本篇是一篇托物言志类的文章。首先要选取一种能代表某种可贵精神的植物,如:竹子象征着有不屈勇气和宽广胸怀的谦谦君子;兰花象征着恣意潇洒不理俗世的贤者;菊花象征着隐居山林不问俗世的世外隐士等。然后对这这种植物展开描写,外观的描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刻画能体现出某种精神的植物的某一方面。然后结合事实,赞扬这一精神品质,激励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 http://www.youqulife.com/read-98316.html
下一篇:云南迪庆属于哪个市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