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人教部编八年语文)

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人教部编八年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23阅读(4)

导读人教部编八年语文(下)每课一练《回延安》及答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

人教部编八年语文(下)每课一练《回延安》及答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人教部编八年语文)

8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八年语文(下)每课一练《回延安》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柳林铺(pū) 脑畔(pàn) 慰藉(jiè)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2.对“母亲延安换新衣”这句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把延安的变化说成“换新衣”,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B.诗人夸张地把延安称为母亲,十分亲切,因为他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

C.这句话同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看到延安发生巨变后的喜悦。

D.联系上下文,诗歌语言形象生动、饱含感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饱满的激情,通过回忆延安、赞颂延安和对延安的展望,表达强烈的感情。

B.全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韵到底,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C.“延河滚滚喊‘前进’”中的“喊”字有较强的号召力,表现岀一种不可抵挡的气势。

D.《回延安》的作者贺敬之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6.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二、填空题

7.《回延安》作者是,诗歌采用陕北民歌“”的形式写成。他的代表作有与丁毅合著的新歌剧《》。

8.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真挚,结合地方特色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品味下列诗句,指出其修辞手法,并选择两句,结合内容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④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我选择品析第句,

我选择品析第句,

三、复合题

9.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色彩,请根据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2).​延安人的装束: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回延安(节选)

贺敬之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族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替换为括号中的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i.手抓(捧)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放)在心窝上。

ii.……几回族梦里回延安,双手搂(抱)定宝塔山。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下面诗句的表达效果。

i.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ii.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

i.“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用祈求的词语“莫要”“莫把”,充分抒发“我”的感情。

ii.“一头扑进亲人怀”一句,用外在的动作,揭示出“我”的心情。

(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抒写了“我”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及与延安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之情。

B.“不放”“紧紧”等修饰词抒发了“我”踏上延安故土时无限欢喜、倍觉亲切的感情。

C.“几回族梦里回延安”写的是往日,抒发了“我”深切思念延安的感情。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羊肚手巾红腰带”都是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5).选文以“”一句为界,可分为两层,其主要的大意是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回延安(节选)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两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的感情。诗歌中的“母亲”具体指的是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两句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作用是

(3).“羊羔羔”的寓意是

(4).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5).根据选段,再联系全诗,我们可以知道,全诗都采用的是的形式来展开写作的。

(6).简要概括节选诗歌所写的主要内容。

答案

第一部分

1• D【解析】

A.肚dù—dǔ;B.pū—pù;C.哺fǔ—bǔ。

2• B【解析】

不是夸张,是拟人。

3• A【解析】

【分析】A项的修辞应为拟人。其余正确。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

4• B【解析】

【分析】A项中,应改为“厉害”;C项中应改为“满窑”;D项中应改为“费了心”。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形声字、同音字的准确区分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5• B【解析】

应是“两行一节,一节一韵”。

6• A【解析】

【分析】A项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分析时,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切忌空洞。

第二部分

贺敬之

,

信天游

,

白毛女

拟人

,

拟人

,

夸张

,

拟人

,

①/ ②

,

第①句把延安当作最亲近的母亲,千万次的呼喊,可见思念之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第②句诗句中,杜甫川和柳林铺好似亲人,迎接诗人时又唱又笑,红旗也如亲人一般招手欢迎,形象地表达诗人回到延安的兴奋喜悦之情

,

③/ ④

,

第③句诗句中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就算是有那么多条腿那么多只眼,也无法走尽、看完变化巨大的延安,表达了诗人看到建设越来越美好的延安时欢欣喜悦的心情/ 第④句诗句中,延安建设得越来越好,就像是母亲换了漂亮的新衣,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欣喜悦之情

第三部分

9• (1)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2)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3)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4)

米酒油馍木炭火(或: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10• (1) ①

不能替换。“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是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岀诗人珍爱延安的土地,对延安亲密无间的强烈感情。

不能替换。“抱”和“搂”虽然都有用手臂围住的意思,但“搂”表示大幅度的动作,富有力度,更能表达岀诗人內心的激动之情。

(2) ①

“千声万声”中,“千”“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母亲延安”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我”和延安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出来。

“唱”“笑”“招”连用了拟人的方法,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体现了“我”回延安的无限喜悦之情。

(3) ①

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时万分激动

见到延安亲人时极度兴奋、喜悦

(4) D【解析】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属于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5)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①“我”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

②延安亲人迎接“我”,“我”激动得说不出话。

11• (1)

拟人

,

诗人依恋深厚

,

延安

(2)

比兴

,

强调延安母亲和“我”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3)

比喻“我”对延安母亲的眷恋就像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一样

(4)

概括延安对“我”在生活、思想上的抚育和培养。

(5)

陕北民歌信天游

(6)

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


(需要WORD版的私信,免费)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youqulife.com/read-974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HTML地图XML地图